继交通大会战、交通攻坚大会战改变绵阳区位优势之后,绵阳又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就是打了鸡血似的建公园,全面革新绵阳人居环境。
绵阳人建公园,不是将耕地毁了建公园,而是将荒山建公园、臭水滩变公园、干河滩改造生态长廊、街道转角成口袋公园……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公园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公园。

三江滨湖公园 摄影:彭维
科技城新区约7000亩鼓楼山公园、安昌河约1800亩湿地长廊、1866亩草溪河湿地、城南约13800亩木龙河湿地 、约635亩双包山创新公园、约4570亩小枧城市运动公园、约1863亩金广森林公园、约419亩火炬公园、约4354亩老龙山超大森林公园……

三江滨湖公园 摄影:彭维
还有还有老牌的人民公园、西山公园、南山公园都在规划扩容升级,1125亩三江滨湖公园成功改造……
绵阳人建公园永远在路上。这不,又来了!
绵阳北部新城的核心青义又添一生态地标——北部生态公园。
项目位于九华府东侧,涪江上游红岩湖区西岸,总投资约3.33亿元,占地面积约583.5亩(其中公园规划总用地面积约511亩,另含部分扩展区域),包含446亩滨江公园与65亩体育公园。

工程进度实拍
北部生态公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已完成工程总量的50%,预计2026年内建成投用。
项目总共分为A、B、C、D、E、F六个区。以“涪江水韵,幻彩滨江”为设计灵魂,深度融合涪江水元素,致力于构建一个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滨水生态活力区。

效果图
规划建设有绿道、广场、儿童活动区、运动球场等设施,并配建4座人行天桥衔接九华府社区。

效果图
这既是九华府的配套建设,是绵阳城北的科技人才公园,也是一个全面开放的地标性公园,将全面提升绵阳城北宜居的宜居环境和城市品质,与九华府、青石路涪江大桥相生相融,绘织成一幅纯青静华美的绵阳外滩画卷。
城北人居大升级,城南也不甘落后。
继1125亩三江滨湖公园焕新升级后,经开区又在松垭片区打造一个公园。
这是松垭片区第一个上规模的市政公园——日新公园。
日新公园建设项目位于松垭镇绵盐路与迎宾路交叉地带,项目总面积约11.95万平方米(约180亩),建成后将成为集休闲、康体,娱乐、生态为一体的“西蜀山水园林”特色主题公园。
公园,是彰显城市人文生态价值的绿意空间,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近年来,绵阳的“公园大会战“,以锦绣山川为底色,以璀璨文化为底蕴,以创新创优为内涵,统筹规划、强化创新,让一座座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公园成为百姓情感寄托、认同归属和心灵栖息的美好家园,从而让百姓在公园的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不过呢,绵阳的部分公园,还需要在貌上提质,质上提魂。
也就是说,总体感觉品质还不够高,甚至“千园一面“的感觉还比较严重。
公园,不一定要贪大求多,如果建成后不满意了,隔几个月又来翻新一次,就太浪费了,甚至是败家子行为!
绵阳的公园,一定要建成一个,就惊艳一个。
让它美在都市风光、自然山水,魅在生活情趣、人文精神。魂在在文化内涵、艺术品位。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复制贴粘。
绵阳的每个公园,都要注重原创精神。
有机融合历史、文化、艺术、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传统工艺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尽量在绵阳的人文景观与乡土文化中摄取设计“语言”,从而增强每个公园的识别度和沉浸式的体验感。
如果绵阳每一个公园,都有各自的景观体系和文化体系,每一个公园都级成为绵阳的文化载体和魅力担当,助力人们深化绵阳记忆、留住绵阳乡愁,那就成功了。
你对绵阳的公园建设有什么建设性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理性而不失情怀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