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钢琴家》
代入感太强了,干净却又犀利的叙事。电影客观冷静的呈现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受的一切迫害,也展现解放后风水轮流转的事实。音乐或许是化解戾气的良药,活着便是希望,尽管过程何其艰难,却也在过程中不断被幸运眷顾,希望是最强大的力量。
2、《巴顿将军》
评价这部电影很难绕开巴顿本人,在我眼里巴顿的确是二战美军中难得的虎将,但是其胜利还是建立在西线德军半放弃抵抗,以及美国无穷尽般的后勤补给能力上的。碰瓷二战MVP朱日天还是算了。但是放回电影本身,这是一部完完全全的独角戏,巴顿本身形象很有表现力,最后也避开了巴顿阴谋论般的结局。而且70年代的战争电影场面,太有史诗感了。
3、《现代启示录》
三个小时,确实长,但是也层层递进不让人感觉无聊,聊了很多,画面也震撼,战争的残酷与其中某些人物神经质的行为形成反差。不过回过神来确实像大家说的,说教意味太明显了,一直想从更高的层面来告诉你这件事的意义与影响,似乎聊了很多,又什么都没说。不过耐下心来认真拍也不是一般导演可以做到的,毕竟都是钱。
4、《兵临城下》
战争的历史感 使命感 悲壮感,让每个人物都更立体。政委拥有不能实现的梦想,也许解脱也是一种赎罪;瓦西里一颗赤诚之心,在随时处于死亡边缘的战壕,也能找到爱情。私心觉得这部片不加感情线也许更好看,高手对决,一呼一吸就已足够扣人心弦。
5、《辛德勒的名单》
经典的片子就值得不断的重温。看一次哭一次,战争是残酷无情的,可人的心是充满温度的,无关种族,无关性别,无关阶级。当一个个人名响起的时候,我的眼泪是不值钱的,感谢辛德勒,感谢默默在身后帮助我们的人,即使再微不足道的力量,总会创造出奇迹。
6、《拯救大兵瑞恩》
确实值得一个奥斯卡最佳影片,但更重要的是汤姆·汉克斯值得一个影帝。 片子很长,虽然斯皮尔伯格节奏控制得很得当,但最后一段还是有点看累了,Miller上尉开枪的一段很庄严,但是很没有共情感,不因为胜利了而激动也没有因为人牺牲而痛心,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接近三个小时的电影看下来。
最伟大的6部史诗级战争片,看完让人深思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