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鉴宝专家做局骗走乾隆真迹,17万转手变8700万,法院咋判的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2-24 14:33:05

2009年,河南郑州的朱先生,手捧着一幅卷轴画作,前往鉴宝栏目组海选。

没成想所谓的电台“鉴宝专家”,竟以赝品的名义将他拦下,并“好意”替其牵线搭桥、联系买家。

结果仅仅时隔1年,朱先生就看到自己17万卖出的画,居然化身乾隆御宝的珍品,在国际拍卖会上拍出了8700万天价。

直到此刻,朱先生才醒转了过来,气疯了的他直接将其告上了法庭。

法院最终是如何判决的?而文玩交易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坑”需要新手规避呢?

«——【·法庭对峙,真相成谜·】——»

2011年8月,《华豫之门》的坐镇专家刘岩,接到了来自法院的传票。

与此同时,他的一位程姓好友,也就是多年前从朱先生那里接手那幅《嵩阳汉柏图》的买家,也没办法作壁上观,一同应召现身法庭。

法庭上,面对朱先生的愤怒控诉,指责他故意将真迹说成赝品,诓骗自己,刘岩却表现出一副不慌不忙的状态。

“这是一场你情我愿的交易,钱根本没落到我兜里。我们这一行,看走眼是常有的事,我可以承认自己学艺不精,但我绝对没有强迫对方交易,更不存在任何欺瞒。”

朱先生听着刘岩的辩解,情绪越发激动,脸涨得通红,大声反驳道:“你骗了我!你骗我说这画上的印章不是乾隆的,隐瞒了这么关键的信息。”

刘岩却冷冷地回了一句:“你有证据吗?”这一句话,瞬间让朱先生哑口无言。

朱先生心中懊悔不已,当时自己满心以为是赝品还能卖出17万的高价是意外之喜,情急之下哪里会想到要保留证据。

眼看形势对自己不利,朱先生闪过一丝晦暗不明的神色,突然抛出一个猛料:“你不是刘岩,真正的刘岩专家另有其人!”

此话一出,在法庭上激起了千层浪,而刘岩原本镇定的表情终于出现了一丝裂痕,整个气氛更加剑拔弩张、不死不休。

朱先生吃了这么大亏,势必要让刘岩身败名裂,那么,真相究竟如何?朱先生又是怎么知道这其中的隐情的呢?

«——【·鉴宝起祸,专家设局·】——»

他们之间的这场纠葛,还得追溯到2009年9月。故事的主人公朱先生,本是河南的一名普通市民。

自小他就知晓家中藏有一幅传世名画——《嵩阳汉柏图》。据说,此画乃是乾隆皇帝当年狩猎时,行至嵩阳书院,见到三棵曾被汉武帝御封的汉柏,一时兴致高涨,挥毫泼墨所作。

岁月流转,这幅画辗转到了朱先生的手中。他有自己的营生,家境也不至于窘迫到要靠变卖祖产度日,因而他从未对这幅画动过心思。

然而,这一年,鉴宝节目火爆全网,最扣人心弦的当属确认是赝品后,主持人手起锤落,将其砸得粉碎的场景,刺激的画面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掀起了收视狂潮。

朱先生也不例外,很快成为了这类节目的忠实拥趸。看着电视里的鉴宝场景,朱先生不禁想起了自家的传世宝贝。

他心中涌起一股念头:要是能带着这幅画去让专家鉴定一番,说不定还能在电视上露个脸,那多有面儿啊!

说干就干,他果断报了名。可当朱先生满怀期待地来到海选现场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傻了眼。

只见现场人人手中都紧攥着一件宝贝,个个藏得严严实实,谈起自家宝贝的来历,一个比一个说得玄乎。

朱先生顿时有些不自信了,心中忐忑不安,只能乖乖排队,等待专家的鉴定。

终于轮到朱先生了,刘岩或许有些疲惫,面无表情地接过朱先生递来的画,而听着朱先生念叨这是乾隆御笔,也并未当真。

可当画轴缓缓展开,那枚清晰的印章映入眼帘时,刘岩的心猛地一颤。

但他很快稳住了情绪,装作不经意地对朱先生说:“很可惜,这是赝品。不过,也有一些人专门收藏这类东西。要是你信得过我,今晚到这个地方来找我。”

说着,刘岩递给朱先生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地址。朱先生原本满心期待瞬间化为失望,可听到刘岩说还有人收藏,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他压根儿没想到,眼前这位上过电视的专家竟会骗人,当晚在夜色的笼罩下,他就迫不及待地按照刘岩给的地址,来到了那处院子。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等待他的,是一个精心设下的大坑。

«——【·闹剧收场·】——»

刘岩将朱先生引至那处院子后,瞬间一改在台上的冷漠,开始热情地与朱先生套近乎。先同在场的程姓买家介绍朱先生是自己的粉丝,又装出一副通情达理的样子说道:

“虽然这画是个赝品,可人家家里保存了这么多年,也着实不容易,看在我的面子上,您就多出点吧。”

朱先生听了刘岩这番话,心中对他的好感顿时倍增,此时的他,已然将刘岩视为了可以信赖的自己人,于是一脸期待地望向买家。

果不其然,买家稍稍犹豫几秒,报出了远超预期的12万。这个价格让朱先生心中暗自欣喜,觉得这趟来得太值了。

可就在这时,刘岩却给了朱先生一个眼神,示意他别着急,接着又继续与买家讨价还价起来。

朱先生只能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心情也随着两人的交谈忽上忽下,完全被刘岩拿捏住了。终于,买家再次开口,愿意出价17万。

这时,刘岩才转过身来,暗示朱先生可以了。朱先生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交画拿钱,送走买家后,他还满心感激,专门向刘岩道谢了好几次。

直到两年后的一天,朱先生意外在电视中看到,自己当年那幅被刘岩断言为“赝品”的《嵩阳汉柏图》,竟然登上了保利拍卖行的直播,并且最终以8736万元的天价被人买走。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朱先生差点气疯了。他立刻决定要与刘岩以及那位买家对簿公堂,为自己讨个说法。

在准备诉讼材料,确定对方身份信息时,朱先生意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原来在南边还有一位文物专家也叫刘岩,对方的经历、证书等与北京那位上过节目的刘岩几乎一模一样,但分明是两个人。

在法庭上,朱先生毫不留情地揭破了这一点。坐在被告席上的刘岩,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但他仍强词夺理,坚持声称这与本案是两件事。

最终,由于朱先生证据不足,这场官司只能不了了之。而这一事件也引发了不小的热度,后来两位刘岩陷入了自证的漩涡之中,双方一直扯皮不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闹剧渐渐平息,他们也一起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只是,朱先生的遭遇,无疑给那些轻信所谓“专家”的人敲响了警钟,在利益面前,人心难测,凡事都应多留个心眼。

参考资料

0 阅读:0

朝史暮今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