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宣传“退烧”!郑州车主:建议先管管车企夸大宣传

赵锦程吖 2025-04-23 10:00:52

你还在信车企那套"自动驾驶"的鬼话吗?新规一出,连华为都连夜改口!最近车圈可谓地震不断,不是因为油价也不是因为新车,而是因为有关部门终于对"虚假宣传"动手了——工信部一纸令下,要求所有车企必须老老实实宣传,再敢用"自动驾驶""L2.9999"这种忽悠词,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一、一夜之间"自动驾驶"变烫嘴词

4月16日晚上那场推进会可不简单,19家车企带着华为围坐一桌,硬生生把"自动驾驶"这个词给送进了小黑屋。会议刚结束,郑州的车企就像接到高考突击通知似的,连夜修改宣传物料。这不是吓的,是真被政策敲打了!

要知道现在说漏嘴的代价有多大?3月份那辆在安徽高速上演"碰碰车"的小米SU7还在热搜挂着呢!三名大学生说没就没了,出事后才曝光:当时那车标榜的"NOA智能辅助驾驶",说白了就是L2级别辅助驾驶,驾驶员本该时刻盯着路况的手却可能在刷短视频!

二、车企玩文字游戏坑惨老司机

这些车企的营销套路简直比短视频里的剧情还离谱。"智驾""高阶智驾"听着高大上,实际就是给L2系统披金戴银。河南大学的研究员都看不下去:"L2就是辅助,非要说得跟科幻片似的,这不是骗人是什么?"

更绝的是那些功能名字:"代客泊车""一键召唤",听着多智能啊!实际使用起来不是扫不干净车位就是突然半路罢工。最气人的是后台数据显示,真有车主信了这些鬼话,在高速上躺平睡觉——要不是路人报警,怕是连回老家的车票都省了!

三、监管出手揭开行业遮羞布

这次新规可不是拍脑袋定的。看看这些血淋淋的教训:某品牌车主因轻信"自动驾驶"深夜翻车,方向盘突然锁死自己却还在呼呼大睡;另个例子更离谱,夫妻俩自驾游,丈夫把车交给老婆体验"智能驾驶",结果双双摔沟里...

痛定思痛,公安部直接放话:再用虚假宣传骗人,罚款都是轻的!情节严重直接吊销执照,要是闹出人命,那可是要吃牢饭的。这不是开玩笑,上周某车企就因为夸大宣传被消费者告上法庭,赔偿金够买十台顶配车。

四、车企紧急改口各显神通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华为,余承东在发布会上把喇叭掰得震天响:"智驾是保命的,不是让人放手的!"连夜给全国4S店发通知,试驾必须让顾客签《安全承诺书》。长城汽车更实在,直接喊出"自驾为主,智驾为辅",把底线亮得明明白白。

就连新势力都学乖了,某品牌郑州4S店销售小哥苦练"防忽悠话术",介绍NOA功能时得像背台词:"记住!每15秒必须捏着方向盘,雨雪天系统可能突然罢工!"店里演示视频都加了特效,雨雪天车辆突然摆尾的镜头比电影还惊悚。

五、别被"科技感"迷了眼

新规出台后,不少车主拍手叫好。李先生就说:"上次差点追尾,全因看系统工作太安心!"调查数据更扎心:78%的车主连说明书都没翻过,41%的人开车分心搞副业。更搞笑的是,小红书上竟有人拍视频,把矿泉水瓶当车主放在驾驶座,还配文"真·自动驾驶"——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吐槽,有些车企把戏太深。比如小米SU7,标准版纯视觉方案,高配版激光雷达加持,宣传时却只字不提区别。行业分析师一语道破:"省成本谁不懂?但拿用户当小白鼠就过分了!"

六、安全底线碰不得

律师付建提醒:雷军们那些边开车边讲解的骚操作,早被监管盯上了。现在不仅车企要收骨头,连4S店搞花式营销都得掂量着来。不过专家指出,真正的风险藏在看不见的地方——为了降成本砍激光雷达,结果异形障碍物识别成功率暴跌,这不就是安徽事故的元凶吗?

眼下,新规带来的震荡还在持续。不过有个好兆头:以前满大街喊"超越人类驾驶"的车企,现在都老老实实说"辅助"。这波监管不仅治了忽悠病,更给智能驾驶划了生死线——安全才是KPI,吹牛要挨板砖!

0 阅读:3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