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太原楼市刚需领涨、分化加剧

太原日报 2025-04-24 08:24:17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3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数据显示,随着前期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多项核心指标呈现改善态势。在整体政策宽松的背景下,太原楼市呈现出一定的企稳迹象,受城市量级、人口及经济基本面等因素影响,市场修复力度明显弱于核心一二线城市。一季度,太原楼市经历了哪些变化?我省楼市政策在太原的落地情况如何?山西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了解。  A数据传递企稳信号 太原楼市刚需领涨  随着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发布,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一系列积极信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幅度收窄,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18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但降幅比1—2月份收窄2.1个百分点,市场季节性回暖特征明显。  开发投资方面,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904亿元,同比下降9.9%,但相比去年下半年以来两位数的跌幅,回落至个位数。这一变化背后,土地市场的回暖是关键支撑。从土地市场看,一季度监测的30座重点城市土地成交面积1626.9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9.0%。30座重点城市土地成交总金额3103.77亿元,同比增加38.4%。多地推出核心区域优质地块,带动地价攀升,反映出开发商对重点城市信心增强。  楼市回暖的迹象在我省同样出现,山西晚报记者从山西省住建厅获悉,2025年一季度,全省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1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较去年同期提高13.7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提高21.4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7.1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延续了止跌回稳的良好态势,有力推动了一季度全省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如果从城市表现来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月70城房价数据进一步印证回暖趋势: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增至24个,较2月增加6个;二手房价格上涨城市达10个,增加7个。其中,太原作为我省唯一被监控的70城之一,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1.0%,涨幅最明显的是90平方米及以下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2.0%,1—3月平均比上年同期增长1.8%,成为全国少数实现刚性产品价格连续攀升的城市。B一季度太原楼市低开高走 核心区域房源韧性凸显  作为全省楼市风向标,2025年一季度,太原楼市在政策暖风与市场信心修复的双重驱动下,迎来阶段性复苏。商品住宅成交量逐月攀升、核心区房价企稳回升、土地市场优质地块热度上升等积极信号,释放出市场企稳回暖的迹象。  根据省内知名楼市资讯媒体逐月发布的数据统计,2025年以来,太原楼市一季度走出“低开高走”曲线,复苏动能逐步增强,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由月均10万平方米稳步增长至近30万平方米,这一数据成为“楼市回暖”的核心佐证。“太原楼市数据出现这样的增长曲线,与政策松绑节奏和季节性回暖有很大的关系。”业内人士介绍,2025年1月1日一大批业主迎来了利率下调的好消息,而在1月10日,太原市公积金新政实施,最高额度也大幅提升,政策叠加放宽了刚需性人群入市的门槛,尤其是在3月,单月成交面积环比增长几乎翻倍,市场一度弥漫乐观情绪。此外,新增供应则进一步印证太原楼市的回暖趋势。据山西晚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5年一季度,太原共发放预售证30张,批售面积近50万平方米,其中3月单月批售14.75万平方米。  土地市场的表现也能体现省城楼市走向。据不完全统计,一季度太原商住用地成交呈现“核心升温”态势:1月与3月分别成交3宗、6宗地块,仅3月25日一天,就有四宗土地成交,累计出让金超6.2亿元。业内人士介绍,在这四宗地块中,有两块位于龙城大街附近,起始楼面价均接近4000元/平方米,对比2024年太原土地市场2160元/平方米的楼面价大幅上涨,显示房企对核心区域未来发展信心回升,为市场传递出“回暖”的积极信号。  业内人士表示,政策端精准施策对楼市影响明显,再加上供应端有效刺激,2025年一季度,省城楼市呈现“核心坚挺、整体趋稳”特征。但区域、房企、产品的分化加剧,也反映了数据表象与市场真实走势之间的不同。“省内一些房产咨询公司公布的数据与国家统计局类似,但略有不同,以六城区来看,太原新建商品房成交价由1月的12852元/平方米微调至3月的12438元/平方米,表面看似成交价下行,实则暗含积极逻辑。”业内人士介绍,从市场真实走势来看,太原核心区域新房价格韧性凸显,小店区、晋源区高端项目均价稳定在13000—18000元/平方米,部分项目均价超过20000元/平方米,而价格调整主要集中于远郊区域,房企以“特惠房源”“工抵房”等形式加速去库存,这就导致了房价的小幅微调,市场分化将进一步加剧,拥有地铁、学区资源的改善型产品抗跌性较强,而配套缺失、同质化严重的刚需盘则面临严峻挑战。 C政策加码提振需求 置业保值诉求明显  2025年以来,中央及地方持续加码房地产支持政策。在今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房地产再次被列入“防风险”任务板块。不久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房地产行业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文件明确提出要稳定和激活房地产市场,将其视为提振内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一环。  根据《方案》,未来将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不仅要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还要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此外,从需求端的支持来看,还包括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加大租房提取支持力度等内容。  山西晚报记者注意到,针对上述内容,山西相应政策落地。2025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根据山西省住建厅等7部门制定印发《山西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2025年行动计划》,在鼓励居民住房消费方面提出多项举措,释放出积极的政策信号。例如各市有关部门因城施策,举办房展会、房博会,组织开展“看房有礼”“以旧换新”等活动;要求各房地产企业抓住春节、元宵节、“3月小阳春”等时间节点,瞄准回乡置业、结婚买房等不同客流,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通过特惠价、一次性补助、装修礼包、送家具家电等优惠让利措施,吸引住房消费需求入市。此外,不久前,山西省免征土地增值税政策执行标准发布,省财政厅、省税务局明确免征土地增值税政策执行标准,纳税人建造的居住用住宅,符合“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下”条件且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住宅,可免征土地增值税。  太原楼市在全省范围内举足轻重,巅峰时期全省销售占比近50%,该市楼市政策落地情况、影响效力最具代表性。业内人士介绍,从效果看,政策对省城刚需和改善性需求的倾向性优惠支持更为明显。同时,投资性需求持续萎缩,商办类物业去化难度进一步加大。据部分省内房地产资讯机构的统计,2025年以来,太原商业供应不足5万平方米,成交量更是在3万平方米以下。此外,支持业主购房的政策边际效应已出现减弱迹象,多位房企营销负责人表示,相对而言,政策对刚需、改善性需求有一定的偏向性,但从太原楼市走向来看,高端化进程不断加剧,这与购房人保值需求与改善客群“一步到位”心态强化有关。“对高端产品置业者来说,首付和利率优惠必然很重要,但购房者更加关注交付保障和长期资产保值。”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这部分客群,单纯的购房优惠政策刺激难以长久,太原楼市能否持续回暖升温,与产品供应结构、居住需求增量的联系更为紧密。D未来延续温和修复 省城楼市酝酿新格局  综合一季度表现,太原楼市短期内或延续温和修复态势,经历过去三年的深度调整后,市场也逐步构筑起韧性基底。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太原楼市会呈现“区域复苏”新格局,一方面教育资源优质的老城区、地铁沿线及产业集聚区仍是热点板块,城市边缘的刚需项目则需更长时间消化库存。关于未来省城楼市的走向,以下内容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供应端短期缩减可能引起供需关系的改变。当前楼市回暖主要集中在好品牌、好项目上,但在房企“以销定产”的开发策略之下,省城头部房企货量有限。目前,省城市场上的主流、热销品牌的货量较往年大幅下降,例如中海,在省城市场上热销的4个项目中,中海学仕里、中海寰宇天下、中海天钻这三个项目即将售罄;再比如万科,除了万科都荟,其余项目所剩房源无几;还有央企代表保利,往年在省城有10个左右在售项目多盘齐售,目前供应充沛的项目只有5个……此外,受近年来土地成交减少、开发商资金压力影响,2025年下半年太原主城区优质新盘供应可能进入“空窗期”。若需求持续释放,局部区域或出现供小于求现象,对价格上涨形成支撑。其次,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增长依赖城市发展的状况,比如经济、人口、供需关系等多方面影响。根据太原市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202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551.4668万人,比上年增加6.0276万人,增长1.11%。这一变化与太原近年来推动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等密切相关。太原若能持续提升城市吸引力,楼市会获得更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省房地产业协会专家表示,从短期来看,“银四”“五一”“端午”等重要节点的新房交易市场会有进一步修复和改善,预计二季度我省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回稳态势。从长远来看,我省城镇化、城市升级和居民收入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住房消费结构总体还处在升级过程中,群众对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市场需求较大。应继续从促需求、优供给两端发力,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推动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此前,山西省出台了《推进“好房子”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旨在通过提升住房品质、优化供给结构,推动房地产市场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下一步,我省也将围绕支持发展改善性的商品住房方面重点发力,以高品质供给满足高品质需求,支持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打造一批“好房子”样板项目,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为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山西晚报记者 柴旭晖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