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针对中国船舶、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结果:所有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都将按货物装载量收取每吨“服务费”,费用用于振兴美国造船业。
第一阶段:0-180天,暂不收费;
第二阶段:180天-3年,中国船只的船东和运营商将按净吨收取费用,汽车运输船将另行收费;
第三阶段:3年后开始,将限制外国船只的LNG(液化天然气船)运输,并且在22年的时间内逐步收费。
翻译翻译:谁敢用中国的船,我就收谁的“天价过路费”,逼着你用美国船。
看看,土匪抢劫都不会这么明目张胆,而美国人居然明目张胆写了出来: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针对你中国崛起的造船业,哪怕我的造船业很烂,不让你好过就行。
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3月份公布的计划相比,这一版本的收费标准简化了很多:
不再按照“船司拥有多少中国造的船”分比例收费,而是改为了更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只要谁敢用中国的船,按照货物净吨位收费;相同的是,美国打压中国造船业和中国船司的狼子野心并没变。
为了打压中国造船业,扶植自己的造船业,3月份的时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还公布了“美国货、美国运8年计划”:自2024年起,1%的美国出口货物,要用美国的船运输,2027年提高至3%,2032年提高至15%。
这牛吹的。
现实是,2025年美国能跑国际航线的商船仅70多艘,新船订单0.1%;中国商船2000多艘,新船订单74.1%。更现实的悖论在于:美国现有17家主要造船厂中,14家依赖海军订单维持生存,民用船舶年交付量不足全球0.3%。
典型的哪怕自己烂泥扶不上墙,但是也不让别人好过。
美国能拿到的新船订单份额不到0.1%,是中国的小数点,几乎都可以忽略不计了,现在世界三大造船国家只有中国、韩国和日本,而且后两家的份额也正在被中国不断吸走。
反观美国,如今造船业只是为海军服务了,特朗普连新款战斗机都外包给了波音,造船业沦落到每年连5艘万吨级船都造不出来,价格还贵到离谱:比如,一艘18万吨散货船,中国报价1.2亿美元,2年交付,美国报价5亿美元,就这,还得5年交付。
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设想中,一旦对中国造船业打压,各国船公司一定会抛弃中国船,这样美国造船业就能重振雄风,每年节约数十亿美元,用外国船司的钱来从0重建自己的产业体系。
仔细剖析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收费时间安排,你会发现他们精心设计的"时间杠杆"暗含800个心眼子:前180天的0费率的缓冲期,看似留给船公司们留了半年的反应窗口,实则是白宫为国内航运巨头铺设的战略跳板。
据摩根士丹利航运分析师詹姆斯·卡特观察,美国前10大航运企业,正利用这半年的宝贵时间加速签订长期租约,其中马士基与达飞轮船已锁定超过200艘第三方船舶运力。
这种"政策空窗期"的操作,就是让你中国船司反应不及,加大市场上船公司与中国造船业的剥离,本质上是在为后续制裁生效后的运力缺口提前“筑坝蓄水”。
我们再看,第二阶段开始收费的节点设置在2026年,首阶段制裁将开启对中资船东的“精准打击”模式。
从吨位费设计上看,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这个设计堪称“精妙且无耻”——既规避了WTO框架下的直接关税指控,又以"服务费"名义构建起新型贸易壁垒。
更值得玩味的是,与3月份只征收集装箱船的收费政策相比,这一次增加了对“汽车运输船”和“液化气运输船”征收特别税,谁都知道,在汽车运输船和液化气运输船的造船领域,中国占据全球75%市场份额,甩开后10名几百条街,这种专门针对中国"优势产业打击的策略"可谓狼子野心。
而隐藏在三年后的第3阶段制裁,则是对未来能源运输命脉的远期“锁喉”:
现在是全球能源转型关键节点,LNG液化气运输船主要用来运输油气资源,比如俄罗斯的、中东的、美国的石油和液化气,给中国的液化气运输船增加费用,就是削弱竞争力,而且一收就是收费22年,到那时中国的液化气运输船几乎已经没落,这种跨越二十余年的制度设计,凸显出美国战略布局的狠辣。
为什么美国选择在这个时候突然发难?
与最近特朗普的一系列疯狂关税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这场针对中国造船业的阴谋,不过是美国制裁大棒上的一颗钉子。
再往深层次看,这场看似专业领域的产业博弈,实则依旧是美国政客们在为2026年中期选举和大选年的拉拢选票。
众所周知,美国大选是红蓝双方旗鼓相当,最重要的变量就是几个摇摆州,他们把选票投给谁,谁就能当选总统。
这次针对中国造船业的背后,是五大工会联署请愿书,他们大多来自密歇根、宾夕法尼亚等关键摇摆州,代表着30万产业工人的选票天平。白宫内部流出的备忘录显示,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制定费率时,专门模拟了不同方案对五大湖地区就业数据的影响曲线。
这种政治算计与产业战略的纠缠,在汽车运输船制裁条款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国车企近年通过滚装船自建船队打破运输垄断的举措,不仅动了美国航运巨头的奶酪,更刺痛了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的神经。
据彭博社披露,通用汽车游说团队在制裁方案公示前,曾密集拜会17名国会关键议员。这种"产业资本+政客团体+劳工选票"的铁三角联动,构成了美国对华产业政策的独特生态。
我们不妨把眼光再望向遥远的未来:中国在过去十年新建的76个深水泊位中,32个具备接待30万吨级超大型船舶能力,这种基础设施优势正在转化为标准制定权,当我们的自动化码头操作系统,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输出时,美国突然意识到,航运业的竞争早已超越钢铁与焊枪的较量,而是海运标准与规则体系的全面竞逐。
在更深层的战略维度,这场造船业的博弈,背后是海权国家对海洋控制权的博弈,是中国工业文明对美国海盗文明的博弈,是中国从陆地走向星辰大海必然遭遇的阻挠博弈。
滚蛋!三年后,老普还不知道死哪去了。
对使用波音的航空公司收税振兴国产大飞机
这好办,都停周边国家,顺便给周边带来福利!
不把老美干掉,中国发展始终受限,这次关税就不惯他菜,不撤销这些恶心政策就不和他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