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中国民间俗话也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读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家风对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意识到时已经深入骨髓。
蒋氏王朝末代“太子”蒋孝文的没落就印证了这一道理,出生在罗马,却一生荒淫无度,作恶多端,最后自食恶果,卧床19年后离世,终年54岁。

为何蒋氏家族第三代子孙蒋孝文如此离经叛道呢?
身世显赫1935年,在苏联乌拉尔机器制造厂,一名男婴呱呱落地,伴随着父母喜悦的呼声,他获得了自己的名字爱伦,随时而来的还有无上的荣光,因为他并不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宝宝,而是蒋氏家族的长孙。
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也不为过,1937年,父亲蒋经国就被国民党发来的公函召回了中国,于是年仅两岁的蒋孝文就在父母的陪伴下离开了苏联,来到了中国。

隔辈亲的道理在哪个家庭都会应验,蒋氏家族也不例外,虽然早年间蒋经国与父亲蒋介石的关系并不和睦,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蒋经国曾多次公开表露要与蒋介石断绝父子关系。
但是这并不影响蒋介石疼爱这个年幼的小孙子,并给他取名为蒋孝文,并在蒋孝文成长的过程中对其多加关怀呵护,并且时常干预蒋经国对蒋孝文的教育。

或许是从小就小就肩负家族使命,蒋经国对其寄予厚望,为了将来能有所作为,蒋经国对蒋孝文的管教十分严厉,但是或许是年纪大了对小辈就比较宽容,蒋介石认为,孙子还小,长大了自然会懂得很多道理。
在蒋介石的时不时的干预下,蒋经国的对蒋孝文逐渐放松了管教,这样一来,年幼无知的蒋孝文失去了修建枝丫的最好时机,随着年龄的增长,蒋孝文也逐渐明白了自己的家世。
少年心性的蒋孝文,本就十分顽皮,于是在与人接触时便会按耐不住自己的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家族荣耀,有一次在学校中,蒋孝文还向同学透漏,自己的祖父是蒋介石,引起一片躁动。

这嚣张的态度自然获得了蒋经国的一顿棍棒教育,毕竟是自己的孩子,蒋经国犯不着因为自己家毛孩子的一句话与其大动干戈,但是这种惩戒对蒋孝文来说算是不痛不痒,于是更加助长了蒋孝文的嚣张气焰。
1949年,国民党兵败大陆,蒋孝文随蒋氏家族逃往台湾,在台北成功中学读书期间,或许是蒋经国放松了对其的管束,又或许是蒋孝文的性格依然定型,所以其整天吃喝玩乐,无所事事,勉强拿到了毕业证书。
也许不忍心看到长子浪荡度日,蒋经国将其送到了凤山陆军军官学校习武,但是蒋经国对纪律严明的军营生活更加不适应,于是仗着身份在学校惹是生非,为非作歹,很快就被校方勒令退学。

不得已,蒋介石和蒋经国又将他送往美国,进入加州柏克莱商业学校念书,到美国后,没有了家人在一旁进行耳提面面的蒋孝文更加无所忌惮,过得更是不知今夕几何。
因果相循异国他乡偶遇童年玩伴徐乃锦,这让两颗孤单的心灵更加靠近,短短的相处更是看不出蒋孝文腐烂的内里,蒋孝文长相又是一表人才,于是1960年蒋孝文与徐乃锦在美国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但是,一个美人又怎么能让这位身世显赫的风流浪子就此收心呢,所以即便在婚后,蒋孝文仍旧理我放纵,为所欲为,不仅驾车违章没拿到学位要提前离开加州,而且在华盛顿逗留期间,向保险公司谎报失窃一枚钻戒,险些酿成大祸。
后来由于屡生事端,被美国移民局列为“不受欢迎的人”, 被强制驱逐出境,本以为回台湾后他会就此收敛,没想到仍旧不改顽劣,纵情声色,花天酒地,这也为其此后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或许是年轻时过于纵情声色,沉迷饮酒,蒋孝文早早地就患有糖尿病,再加上此后数年如一日的放纵,使得蒋孝文早早地就掏空了身体,留下来的只有一身疾病。

1972年,蒋孝文在一次聚会上喝的酩酊大醉,在酒精掩饰下的病情复发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等到发现不妙时,蒋孝文已经昏迷不醒了,脑部也因为病变导致意识丧失,肢体也陷入瘫痪。
直到1976年,在床上瘫了19年的蒋孝文在主治医生的证实下,血糖基本维持在控制之中的蒋孝文才出院返家,虽然表面上与常人无异,但是言语系统仍然非常错乱,精神也无法长时间集中。
从“出生罗马”到后来瘫痪在床,都是年少时的纵容养成了蒋孝文放荡张狂的性子,所以《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后来养成不好的的习惯才使得蒋氏最后一代“太子”走向了堕落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