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无力接班,无锡老板套现10亿,把家族产业卖给了国资

知鉴明过去 2025-04-22 09:28:46

对家族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培养接班人,然后将自己这么多年打下来的基业一代代传承下来,最好就是能够在此前开创的商业帝国领域基础上继续拓展,这才是家族企业开创者所期待看到的场景。

而如果后辈们是“扶不起的阿斗”,又有多少一代创业者能够像项洪伟一样,能够割舍下感情,进行“断臂求生”,在儿子无力接班的情况下,能够清醒将家族企业卖给国资,直接套现10亿。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项洪伟此次利益切割又暗含什么深意呢?

无力接班

作为自己创业的富一代,项洪伟对洪汇新材料倾注了很多心血,一开始和大多数富商家庭一样,是将自己的儿子项梁作为接班人来培养的,所以公司刚上市项洪伟就将他安排进了公司。

项洪伟的初衷是好的,毕竟是家族企业,洪汇新材料又有自己家族里面的妹夫、妻妹、堂叔等在公司扶持,再加上自己在一旁看着,估计不会有什么大的差错。

但是估计项洪伟自己都没有想到,儿子这些年并没有长成自己期待的模样,能够担起“守住江山”的大任,还将原本处于发展上升期的家族企业给拖得元气大伤。

其实在项洪伟刚将洪汇新材料交给儿子项梁时,公司刚刚上市,进入了快速增长期,营业收入由3.15亿元增长至5.54亿,利润也由5262.01万元增长至9109.29万元,是一家年利润近一亿的上市公司。

眼看公司利润呈现增长趋势,而且公司发展比较稳定,于是不到60岁的梁宏伟主动退居二线,让儿子项梁直接接任了洪汇新材料的董事长,可是没想到想象中的“子承父业”实际上成为公司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或许是年轻,没有管理公司的经验,又或者是教育经历局限了这位年轻的掌门人的视野,才使得他难以担当起这么重的责任,不要说将公司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了,就连保守发展,他都没办法做到。

2020年从老爹手中接过重担时,公司股价冲到30块高位,结果3年时间公司市值蒸发40%,净资产收益率从15.91%断崖下跌至7.65%,这就相当于公司每投入1块钱,赚的钱直接腰斩。

或许是眼界局限了这位富二代的“宏图大展”,虽然学历并不以代表一切,很多高学历人才会成为低学历老板的员工,但明显项梁可能是在父亲的庇护下长大的,并没有跟他的父亲一样的战略眼光。

而且别的行业或许还好说,但是洪汇新材料做的是氯醋树脂生意, 这里边门道也非常多,这行技术更新快,掌舵人要么懂得技术,要么脑袋灵光、嗅觉敏锐,不然就会很快被市场淘汰。

很明显,这个行业要求的资质项梁都没有,于是只能看着公司逐渐走向下坡路,却无能为力,这个公司对于项洪伟来说,却是意义非同一般,在尝试了多种方法还是不能令公司有所转机后,项洪伟果断易手了。

项洪伟的战略选择

和儿子的经历不同,项洪伟出身平庸,能够成为现在的富一代全凭自己的努力,虽然只有大专学历,但是项洪伟身上有着老一辈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独到的战略眼光。

16岁时,项洪伟就离开了学校,到社会上打拼,来到了无锡县嵩山联营厂打工,虽然学历并没有使的项洪伟获得什么福利,但是相较于每天庸庸碌碌的同事来说,他有自己的清晰的人生目标。

在当时那个年代,上过高中的都是少数,上过大专的项洪伟更是厂里的佼佼者,在身边的同事们都在工作上敷衍了事、疲于应付之时,项洪伟已经将工作完成的有条不紊了。

上天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的人,项洪伟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以及各方面的面面俱到,也让厂里边的上级都看在眼里,于是项洪伟也逐渐实现了自己职位的晋升,从普通工人,到班长、工段长,再到车间主任。

随着职位上涨的不仅只有工资,还有视野和能力的拓展,当你只是一个普通工人,你每天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是车间主任,那你不仅需要搞好生产,还需要管理人才,以及厂里业务订单的处理等等。

当上车间主任的时候,项洪伟才刚满25岁,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算是青年才俊,甚至是觉得做到今天的成绩已经很是不错了,但是梁洪伟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开始探索自己人生的另一条路。

1995年,梁洪伟进入江苏银卡集团,在这里,他当过安全环保部科员、销售部科员等等,由于梁洪伟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再加上其在职期间的优异表现,他一下成为了这里下属树脂厂的厂长。

在这里他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不管是实际生产,还是企业管理方面,他都已经了解的比较透彻,又对化工新材料多方面有所了解,于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自己创业。

90年代末,瞅准国产替代进口的机会,项洪伟拉着妹夫凑够50万开了洪汇新材料公司,恰逢中国加入WTO的时代风口,有人曾说过“站在时代的风口上,猪都会飞。”

更不要说这样一位综合素质过硬的实业家,不仅仅是凭借野心才开的公司,还有一身本领,在各行各业摸爬滚打得来的经验,在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下,项洪伟将这个公司一路做到行业龙头,并在2016年上市成功。

虽然儿子没有接下“大旗”,并将公司几乎亏损的只剩空壳,但是项洪伟却懂得及时止损的道理,先是在2023年试探性套现1亿,接着两度策划卖壳——第一次找苏州女富豪没谈拢,紧接着就另谋他路,最后搭上了无锡国企的快车。

在双方的谈判中,洪汇新材料将其持有的公司29.99%股份(5467万股)转让给锡港启兴,而国资不仅开出30亿估值,还承诺保留项家22.82%的股权当二股东,相较于拖着洪汇“苟延残喘”,这项买卖对项洪伟来说真是比较划算的了。

信息来源:

财中社丨洪汇新材实控人项洪伟拟转让29.99%股份

2025-01-20 17:39: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