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1%!特朗普变本加厉,对东南亚四国下手,中方为邻国撑腰

江烟染 2025-04-24 18:27:29

史诗级暴击!特朗普突然“血洗”东南亚!

越南395%!泰国375%!马来西亚34%!柬埔寨3521%!

美国这记“3521%关税重锤”直接砸向中国合作国家,四国太阳能产业瞬间炸锅!

当特朗普以为四国要跪求妥协时,中国突然亮剑。

一句话让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挺直腰杆!

中国到底说了什么?特朗普突然加征关税的目的又是什么?

特朗普的“算盘”

4月21日,美国商务部嚷嚷,东南亚四国太阳能产品太便宜,抢了美国工人饭碗!

旋即,特朗普猛挥高额关税大棒!

表面上是为美国制造业“鸣不平”,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目标直指中国!

4月以来,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了一轮又一轮。

可中国始终态度强硬,21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呼吁“袖手旁观者”联合起来对付中国。

然而,特朗普的呼吁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因此,他对东南亚四国下狠手,其真实目的是想借此震慑中国。

中国在全球太阳能供应链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市场份额高达九成。

作为新兴能源,美国一直将光伏产业视为重要发展领域,自然对中国的市场份额十分眼红。

为遏制中国,特朗普在2018年第一任期时,就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加过税。

但中国企业可不是吃素的,他们聪明地在东南亚设厂,把部分产业链转了过去。

不仅有效避免了关税,还把中国的技术和当地的劳动力结合起来。

在“中国技术+东盟制造”的模式下,中国产品重新进入美国市场。

顺便还减少了成本,缩短了供货周期,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市场。美国那边就不好过了。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80%的太阳能产品都来自东南亚四国,即换了皮的中国制造。

特朗普本来想阻止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却反而给中国产品做了嫁衣。

对东南亚四国加征关税,也是为了切断中国通过东南亚,向美国出口光伏产品的渠道。

不仅如此,特朗普这招还带着点“秋后算账”的味道。

前几日,中国高层应邀访问了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

这几个国家可是给足了面子,不仅搞了最高规格的接待,还都表示要加强贸易往来。

特朗普这时候对这四国下手,摆明了是在惩罚它们跟中国走得太近。

自断财路,丢了盟友

特朗普这一招看似高明,实际上却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此前,拜登政府为了刺激美国本土太阳能产业发展,出台了一个补贴政策。

但这项政策有个硬性要求:必须在美国国内生产太阳能电池板。

问题是,美国的太阳能电池产能严重不足,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为了拿到补贴,美国开发商们只能从东南亚大量进口组件。

现在特朗普一刀切断了从东南亚进口的渠道,美国开发商的生产成本肯定会暴涨。

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更要命的是,这种极限施压的做法,很可能把东南亚这些国家推向对立面。

就拿越南来说吧。最近正值越南战争结束50周年,本该是美越关系进一步改善的好时机。

结果特朗普倒好,不仅加征高额关税,还禁止美国官员参加纪念活动。

这一系列操作,搞得美越和解进程都受到影响。

而美国想要“联越制华”的战略,也很可能会受到阻滞。

与此同时,越南总理范明政的态度很耐人寻味。

他明确表示,贸易谈判必须遵守越南现有的国际承诺,不能对其他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这番话听起来很官方,但背后的底气十足。为什么?

因为4月14日,越南刚刚和中国签署了45份合作协议。

中国不仅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更是连续3年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

在越南的外交战略中,中国早就成为优先考虑的方向。

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反应也很有意思。

泰国原本打算派首席谈判代表、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皮猜率团访美谈判。

但在看到美国商务部这种离谱的贸易政策后,立即调整了日程安排。

这种无声的回击,其实比大声抗议更有力量。

服软吃亏,硬气得利

在特朗普向着中国贸易友好国家挥舞关税大棒的时候,中国也没闲着。

外交部透露,中方已经与东南亚三国及周边其他国家达成了政治共识。

大家将团结一致,共同应对美方的倒行逆施,坚决不向强权和霸凌低头!

中国之所以有如此底气,就不得不提中国-东盟自贸区和RCEP这两张王牌了。

中国-东盟自贸区,打破了中国光伏企业在东盟国家的贸易成本和技术壁垒。

RCEP更是实现了东盟国家输华商品95%的税目零关税。

这不就是给东南亚国家开了一扇大门吗?

美国想用关税来卡脖子,人家早就找好了替代方案。

有的通过RCEP把产能转移到其他国家,有的干脆利用跨境电商平台直接对接中国市场。

就拿柬埔寨来说,2022年对美出口虽然下降了18%,但对华出口却增长了23%。

这说明市场总是会找到出路的。不过也有国家判断失误。

4月15日,美国波音飞机遭中国“退货”,马来西亚和印度像看到机会一样,想趁机接盘。

他们希望通过服软,来换取美国的关税优惠,但这种想法未免太天真了。

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美国贸易顺差较大,于是美国对日本施压要求签《广场协议》。

日本为了维护与美国的关系,选择了服软。

协议签署后,日本就迎来了著名的泡沫经济时代,日元大幅升值,出口产业竞争力下降。

而等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就陷入长期停滞,错失了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这说明向美国服软是得不到任何好处的,强硬的态度有时候反而能让美国让步。

最近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4月22日、23日连着两天放话,说要大幅下调对华关税。

不过尽管特朗普放出了关税“松动”的信号,但离政策落地还有段距离,不能轻信。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可谓是干脆利落:“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如果美方真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该停止威胁讹诈那一套。

一边说要达成协议,一边搞极限施压,是得不到好结果的。

结语

回头再看这场关税博弈,美国的如意算盘恐怕要落空了,东南亚国家非但没有被吓倒,反而借助RCEP和中国-东盟自贸区这两个平台,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全球化时代,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终究是行不通的,互利共赢、合作发展才是正道。特朗普最近的态度软化,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不管美方态度如何变化,中国的立场始终如一:合作可以,霸凌不行;对话可以,讹诈不行!

【参考文献】

环球时报-2025-04-22——《美对柬埔寨太阳能产品征收3521%关税》

新重庆-重庆日报-2025-04-22——《中国与东南亚达成共识,对美国“开倒车”坚决说不|大后方时评》

环球网-2025-04-23——《特朗普称“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将大幅下降”,外交部回应》

0 阅读:6

江烟染

简介:易宇辰说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