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发福后的鲁豫很养眼,如今胖出新宽度,曾经的她真没眼看!

壹号信封 2025-04-25 15:04:33

文|壹号信封

编辑|壹号信封

前言

骨瘦如柴,被称为“大头娃娃”的鲁豫终于发福了!

别人是一胖毁所有,鲁豫恰恰相反!

人到中年发福的鲁豫,重回颜值巅峰!

网友直言:

到底是红气养人!

曾经因“何不食肉糜”被骂没素质的她。

如今终于传出了好消息!

01

在大众印象里,鲁豫一直是那个身形纤细、主持风格独特的主持人。

但在 2024 年底,由人民出版社主管的《人物》杂志评选出该年 “年度人物”,鲁豫的入选让不少人感到惊喜。

照片中的鲁豫,身着白衬衣搭配黑外套,利落经典的短发造型依旧。

可与以往不同的是,她有了明显的发福痕迹。

不再是曾经那副骨瘦如柴的模样。

曾经的鲁豫,瘦得让人揪心,四肢纤细,脸颊也凹陷下去,在荧幕上的形象总给人一种仿佛生病般的干瘦感。

甚至被网友调侃为 “行走的骷髅”“纸片人”。

那时候,每次她出现在节目中,观众的注意力总会不自觉地被她过于消瘦的身材吸引。

她坐在嘉宾身旁,对比之下,她的瘦小格外显眼。

网上关于她身材的讨论也是层出不穷,有人猜测她是不是身体有恙,也有人质疑她过度追求以瘦为美的标准。

而如今发福后的鲁豫,整个人看起来精神饱满,气质也更加出众。

微微圆润的脸庞多了几分亲和力,身形也更显挺拔,不再是从前那种弱不禁风的样子。

大家开始重新审视这位主持人,发现原来胖起来的鲁豫竟如此养眼。

在评选中,“年度表达者”的荣誉被赋予给了她。

《人物》如此阐述选择她的原因:

“2024年,是陈鲁豫开始表达,逐渐打开自己的一年。

她不再局限于访谈节目中的倾听者角色,而是以脱口秀领笑员、电影讲述者、翻译者以及播客主持人的多元身份,向世界展示了她的多面才华。

她选择勇敢、真诚、持续地表达自己,因此成为2024年的年度表达者。”

回顾近年来鲁豫的变化,才发现她竟然闷声不响干大事!

02

陈鲁豫1970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书香门第。

名字中的“鲁”“豫”两字分别取自父母的籍贯山东和河南。

1992年,鲁豫代表学校参加北京市英语奥林匹克竞赛并荣获冠军,这一成就为她进入央视铺平了道路。

初入央视,鲁豫便展现出了非凡的主持天赋。

在采访著名主持人张晓海时,她的大胆提问让所有人震惊:

“请问您为什么要留大胡子?”

这个问题不仅让张晓海印象深刻,也让观众记住了这个敢于提问的新人。

短短一年时间,鲁豫便获得了“中央电视台最受欢迎的十大节目主持人”称号,并被送往美国深造。

然而,留学期间,鲁豫却闪嫁给了一位美国人。

1996年,她带着美国丈夫回到国内,并跳槽至凤凰卫视。

在凤凰卫视,鲁豫迅速走红,并主持了为她量身打造的谈话类节目《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

鲁豫在节目中以一个倾听者的身份,采访了上万名各界人士,与他们共赴“心灵之约”。

她的耐心和细腻,让嘉宾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舒适,也让观众看到了访谈节目的另一种可能。

鲁豫在节目中的主持风格独树一帜,是《鲁豫有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她善于倾听,总是以专注的眼神和细微的肢体动作给予嘉宾回应,让嘉宾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注。

在提问环节,她的问题看似简单平常,却总能巧妙地引导嘉宾说出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内心深处的情感。

她不会一味地追逐八卦热点,而是从明星的成长经历、演艺生涯中的挫折等角度出发。

挖掘出他们成功背后的努力与坚持,使观众看到明星光环背后真实的一面。

没有高高在上的距离感,就像和观众一起与嘉宾聊天,拉近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凭借《鲁豫有约》,鲁豫迅速走红,成为了家喻户晓的 “访谈一姐”。

节目不仅在凤凰卫视播出,还在全国二十几家电视台同步播出。

收视率一路飙升,收获了极高的人气和口碑。

在那个电视媒体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鲁豫有约》成为了观众每周必看的节目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鲁豫渐渐“飘”了。

其中,最为人诟病的便是她对袁隆平院士的采访和“何不食肉糜”的荒唐。

03

曾经善解人意的鲁豫,竟然会问出“何不食肉糜”的蠢话?

在采访贫困山区孩子时,当孩子们表示:

平时的伙食是米饭配咸菜,甚至有时连米饭都吃不上,只能吃水煮菜。

鲁豫竟然天真的反问:

“为什么不吃肉呢?是肉很容易坏吗?”

这种 “何不食肉糜” 式的提问,充分显示出她对贫困地区生活的无知。

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感受,让现场气氛十分尴尬,也让观众对她的情商和同理心产生了质疑。

然而,这还没完。

在采访袁隆平院士时,鲁豫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袁老身边坐着成龙和巩俐,她问道:

“您知道坐在您身边的两人是谁吗?”

当袁老诚实地回答不认识时,鲁豫竟咄咄逼人地反问:

“你竟然不认识?太过分了吧?”

这样的提问,不仅让袁老陷入尴尬境地,也让观众感到十分不适。

袁隆平院士是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科研事业中,不认识娱乐明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鲁豫的这一提问,不仅暴露了她对科学家的不尊重。

更体现出她 “娱乐至上” 的错误三观!

网友直呼:

在娱乐圈待久了,忘了是谁让你吃饱的吧?

而在采访清华大学的老教授时,鲁豫竟然翘着二郎腿,坐着和老教授握手。

这种傲慢无礼的行为,被网友批评缺乏对嘉宾最基本的尊重,与她主持人的身份极不相符。

除了采访中的不当言行,鲁豫在节目中的主持能力也受到了质疑。

随着节目形式的日益单一和嘉宾资源的逐渐枯竭。

观众对《鲁豫有约》的审美疲劳愈发严重。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鲁豫未能及时做出改变和创新,依旧保持着传统的主持风格和节目模式,使得节目在网络平台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大打折扣。

在多重争议和压力之下,《鲁豫有约》最终停播,这档曾经辉煌一时的节目黯然落幕。

鲁豫也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从曾经的 “访谈一姐” 沦为了无人问津的主持人。

与此同时,鲁豫的婚姻也出现了问题!

04

她与美国丈夫的婚姻最终因丈夫的暴力倾向而结束。

离婚后,鲁豫很快和她的初恋朱雷走到一起。

但这段婚姻同样没有走到最后,两人因事业和生活观念的不同而分道扬镳。

在事业和婚姻的双重打击之下,鲁豫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2022 年,她登上了《脱口秀大会》的舞台。

在这个以幽默和搞笑为主的节目中,鲁豫放下了以往主持人的包袱。

以一种自嘲的方式,将自己曾经的负面评价转化为一个个有趣的段子。

她调侃自己“真的吗?我不信!” 的口头禅,也回应了 “一天只吃三粒米” 的传闻。

除了脱口秀,鲁豫还在讲电影、做翻译、播客等领域不断探索。

她开通了新媒体账号 “陈鲁豫的电影沙发”,推出短视频节目《陈鲁豫讲电影》。

在节目中,她分享自己对电影的独特见解。

鲁豫还跨界翻译了《替补:哈里王子自传》。

在翻译过程中,她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将书中的内容准确、流畅地呈现给读者。

鲁豫创办的访谈播客节目《岩中花述》更是成为了她转型路上的又一亮点。

在这个节目中,鲁豫采访了多位杰出女性,包括马伊琍、毛尖、詹青云、张春等。

她与嘉宾们展开深入对话,探讨女性在生活、事业、情感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展现了女性的坚韧、温柔和智慧。

节目中,鲁豫的提问更加犀利,观点更加鲜明。

她不再是那个在采访中隐藏自己的主持人,而是与嘉宾平等交流,分享彼此的故事和感悟。

她的真诚和专业赢得了嘉宾的信任和尊重,也让听众们感受到了她对女性议题的深刻理解和关注。

在不断尝试新领域的过程中,鲁豫逐渐获得了观众的重新认可。

而在这一步步的转变中,鲁豫终于发福了。

早年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让她始终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

尤其是在《鲁豫有约》最火爆的那些年,她需要对每一期节目都进行精心策划和准备。

从嘉宾的筛选、资料的收集,到采访问题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由于工作繁忙,鲁豫的生活常常没有规律,饮食也很不节制。

长期这样的饮食习惯导致她身体消瘦。

而如今,她开始注重饮食的均衡和营养,不再为了追求所谓的 “上镜瘦” 而过度节食。

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她的身体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体重也随之增加,美出了新高度。

结语

如今,已经55岁的陈鲁豫依然活跃在荧幕上。

她用一场“发福”完成形象与事业的双重蜕变。

她不再是被审视的“纸片人”,而是以丰盈体态与跨界才华重新定义中年女性的可能性。

正如她在采访中所说:

“真正的自由,是从不再隐藏自己开始的”。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陈鲁豫、谢楠担任《脱口秀大会5》新一任领笑员 北京青年报官网.2022-09-26 15:20

以自我为堡垒|2024年度面孔人物 01.20 18.04

2 阅读:977

壹号信封

简介:一个三观比五观正的新世纪青年定期分享新知、解读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