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收到一张空白的“刑事拘留证”图片,足以让人脊背发凉。
近日,湖北鄂州市的张先生和严先生分别收到了来自海南省公安厅一名警察发送的空白拘留证。这份拘留证上,赫然盖着海南省琼海市公安局的公章,可上面却没有任何具体的拘留信息,一片空白。

然而,海南省公安厅多个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均表示不清楚此事。有的工作人员只是简单地回应“不了解情况”,有的则直接挂断了电话。
专家在仔细研究了张先生和严先生提供的空白拘留证后表示,发布空白拘留证的做法明显不符合法律规范。
空白的《刑事拘留证》
“我们是证人,又不是犯罪嫌疑人,为什么要给我们发空白的拘留证?”
3月25日,湖北鄂州市的张先生和严先生表示,当天下午海南省公安厅一位姓洪的警察频繁给他们打来电话,语气严肃且急切,要求他们务必在3月26日至27日这两天内,赶到海南省海口市,接受海南省公安厅工作人员的询问。
之后,洪姓警察通过彩信给他们发来了一张拘留证的照片,可这张拘留证却与他们以往见过的截然不同——上面仅仅加盖了琼海市公安局的公章,姓名、案由、时间等关键信息一概空白。

回想起之前海南警方多次赴湖北询问他们的经历,张先生和严先生觉得此次跨省配合的方式实在太过异常。
尽管满心疑虑,张先生和严先生还是按照要求,在3月26日至27日前往海南省公安厅接受了询问。在询问过程中,他们心中的疑惑愈发强烈,终于忍不住向一位姓秦的民警提出了关于空白拘留证的疑问。
秦姓民警解释道:“发空白拘留证是为了表明警察身份。”他还强调,这一行为“经过层层审批”“是内部流程”。
然而,这样的解释并没有让张先生和严先生信服。他们觉得,即便是为了表明身份,也不应该使用这样一张不规范的空白拘留证。
专家:无效且或违法
面对这一离奇且充满争议的事件,有资深法律人士深入研究了相关法规后指出,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刑事拘留证有着严格的填写规范,必须完整填写被拘留人信息、涉嫌罪名、羁押场所等7项要素,并且需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字批准。
也就是说,像这样的空白拘留证,由于缺乏这些法定要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张无效文书。
而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海南警方的回应却让人大跌眼镜,堪称“魔幻现实主义”大集合。
洪姓民警在面对询问时,竟矢口否认自己参与此事,声称是“打错电话”;而秦姓民警一开始承认知晓此事,可随后又改口说“从网上得知”;海南省公安厅宣传处的工作人员则是一问三不知,表示“不清楚情况”;琼海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也坚称“异地办案需通过当地警方,不会彩信发送拘留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并非个例。回溯到1999年的“南德集团信用证诈骗案”。
当时牟其中被捕时也曾收到空白拘留证,罪名一栏未填写具体内容。该案历时19年,最终因程序瑕疵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历史的相似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程序正义是司法公正的基石,任何对程序的漠视都可能侵蚀法治的根基。如果我们在执法过程中不重视程序规范,随意践踏法律底线,那么法治社会的建设将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