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高喊“住手”,正打高尔夫的特朗普,是美国经济特效减肥药?

乒乓羽阁 2025-04-06 20:56:37

当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砸到头上时,全美仿佛被按下了经济震荡的开关。短短几天,美股遭遇“血洗”,道琼斯指数单日暴跌超千点,纳斯达克跌幅一度逼近5%,全球股市跟着蒸发数万亿美元市值。超市货架上,进口咖啡、橄榄油、香米的价格标签悄悄改写,美国中产家庭一年得多掏3800美元生活费,家具价格甚至可能暴涨46%。社交媒体上,“关税梗”成了脱口秀演员的必杀技,普通民众则高喊“住手”,上街抗议特朗普的加税行为——超过半数美国人在民调中明确反对这项政策,70%的人认定“加税只会让日子更难过”。

然而,风暴中心的特朗普却显得异常淡定。就在股市崩盘次日,他被拍到在佛罗里达州的高尔夫球场挥杆,随后又在社交媒体转发一段支持者的视频,声称“股市崩盘是故意的”,关税政策正在“让美国中产受益”。这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姿态,究竟是胸有成竹,还是强装镇定?

从表面看,特朗普的“淡定”像极了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他反复强调关税是“经济革命”,宣称短期阵痛能换来制造业回流、就业岗位增加,甚至放话“美国必须从冤大头变成硬骨头”。但经济学家们几乎一边倒地拆台:芒特霍利奥克学院的兰德教授直言,关税推高物价、加剧失业,所谓“增加政府收入”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世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巴苏更警告,保护主义只会让美国汽车、半导体等产业丧失国际竞争力,最终加速经济衰退。连高盛都悲观预测,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已升至35%。

有意思的是,对于特朗普的加税行为,有人称“特朗普是美国经济特效减肥药”,这比喻乍听犀利,细品却漏洞百出。减肥药的核心逻辑是“短期痛苦换长期健康”,但现实是,美国这剂“药方”可能带来永久性损伤:供应链被迫重构让企业叫苦不迭——比如新泽西州一家仪器商因中国产电路板被加征54%关税,面临客户流失;汽车巨头斯泰兰蒂斯干脆关闭北美工厂,导致900名工人失业。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口中“降低食品价格”的愿景,正被耶鲁大学的数据打脸:关税反而可能让食品价格再涨2.8%,汽车价格飙升8.4%。

这场豪赌背后,或许藏着特朗普的深层算计。中期选举临近,他需要向铁杆支持者展示“强硬抗外”的形象,哪怕代价是股市震荡和民生压力。而“特效减肥药”的比喻,本质是将复杂的经济问题简化为“排毒”叙事——把通胀归咎于“不公平贸易”,把阵痛包装成“排毒反应”,进而将反对者贴上“软弱”标签。这种话术在政治动员中屡试不爽,但经济规律不吃这套:历史反复证明,贸易保护主义往往引发报复性关税,最终拖累全球增长。正如彼得森研究所学者洛夫利所言,美国正在“与全球经济脱钩”,长期结局可能是“高物价与低增长”的双杀。

眼下,美国经济正站在十字路口。短期来看,股市动荡和物价上涨难以平息,企业裁员与供应链中断可能持续发酵;长期而言,若特朗普坚持“关税换安全”的路线,美国或将陷入“越保护越落后”的恶性循环。不过,政治变数依然存在:国会已推动拨款法案避免政府停摆,民间反对声浪也可能迫使政策回调。这场“减肥药”疗程的最终疗效,恐怕不取决于特朗普的网络战斗力,而要看美国社会还能承受多久的副作用。毕竟,当普通家庭为一条牛仔裤多付17%的钱时,他们大概没心情欣赏总统的高尔夫挥杆动作。

​​​

0 阅读:0

乒乓羽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