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出7记重拳,中国强硬回击美国加税,美股动荡,特朗普表态了

高好科普 2025-04-06 05:56:45

美东时间4月2日,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美方做法立即招致全球谴责,多个美国贸易伙伴表达强烈不满和明确反对,表示将采取措施加以反制。面对这一跨越重洋的挑衅性行动,我国迅速且果断地推出七项针对性措施,以强硬姿态回击美国的错误政策。

具体而言,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这一时间节点与税率设定,既体现了对美国加税行为的直接回应,也隐含了对美国进行为期7天的磋商留白期。

在实施对等关税加征后,我国的第二波反制行动紧随其后。海关总署发布第54号和第55号公告,为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保障中国畜牧业生产安全,由于相关进口产品存在检验检疫问题,决定暂停1家美国涉事 企业高粱输华资质,3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并暂停2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产品输华。

暂停一家美国企业的高粱出口至我国的资质,同时取消三家美国企业的禽肉骨粉输华资格,以及两家美国企业的禽肉产品对华出口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受到制裁的企业,均为特朗普及其共和党阵营的主要金主企业。

在海关总署明确表态后,我国商务部迅速采取行动,连续推出五项反制措施:将斯凯迪奥公司等11家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对原产于美印医用CT球管调查;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并同步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针对美国的诉讼。

此次反制措施精准覆盖了美国对台军售相关主体、共和党政治献金来源企业,以及严重依赖中国稀土资源的军工、科技、医药领域财团。具体而言,除非获得特殊豁免,美国将无法再从中国采购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关键中重稀土产品。

就在中国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不久,正值周末将至之际,特朗普终于公开发声。

他在了解到3月份最新的非农就业数据后,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鼓励其支持者,表示3月份的数据表现超乎预期,当前形势一片大好,美国必须坚持下去,绝不能在这场较量中落败。

然而,尽管特朗普显得信心满满,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由于关税战引发的恐慌情绪不断升级,美股市场已经累计蒸发了超过2.4万亿美元,同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以及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均呈现下跌趋势。

这并不是关税首次让美股 “伤筋动骨”,回顾历史,特朗普时期就多次上演过类似的剧情。

2018年3月,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加征25%和10%关税,美股大跌,道指开盘狂跌724.42点,跌幅2.93%。投资者担忧关税引发贸易摩擦升级,影响企业利润和经济增长,依赖进口原材料的企业成本上升,盈利预期下降,股价下跌。

2018年7月,美国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美股再跌。7月6日,标普500指数开盘下跌1.24%,科技股、制造业股票等板块受重创。苹果公司采购成本上升,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股价震荡下行;卡特彼勒等制造业企业出口面临更高关税壁垒,海外市场份额受威胁,股价大幅下跌。

2019年5月,特朗普宣布将对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美股再遭暴跌。5月6日,道指暴跌617.38点,跌幅2.38%,纳指跌幅达2.2%。市场担忧加剧,投资者大量抛售股票,转向避险资产,股市恐慌情绪蔓延。

从这些历史事件可见,加关税对美股的冲击并非偶然,而是有着内在经济逻辑和市场反应机制。每一次关税调整,都像在美股市场投下重磅炸弹,引发剧烈震荡。

对于特朗普而言,其推行关税对抗策略,实则意在达成“一箭三雕”之效:其一,短期内通过提高关税税率来增加财政收入;其二,利用关税议题作为施压手段,以谋求额外利益;其三,在国内政治舞台上展现强硬立场,塑造个人形象。

然而,特朗普的施压策略,或许在欧洲及印太地区盟友间尚能奏效,但若试图以此手段针对中国,则无异于以卵击石。历史已然昭示,美国在75年前尚且无法通过武力战争攫取中国地缘利益,如今妄图仅凭关税对抗实现其目的,更是痴人说梦。

0 阅读:0

高好科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