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庆祝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5周年,由日本国际经济文化機構和中国文化中心主办,多家艺术团体和媒体後援的“风月同天”中日藝術家共同展开幕式,七月十日下午在中国文化中心隆重举行。
中日友好团体领导,媒体记者,著名书画家和爱好者,大学教授,出版社社长,旅日侨领等,不顾天气炎热,近百人出席了开幕式。

多才多艺的日本国际经济文化機構理事长黄实担任主持。他流畅的日语妙语联珠的言词引起来宾的阵阵掌声。
文化中心主任罗玉泉,日中協会理事长濑野清水,日中友好协会專务理事永田哲二,以及书画家代表先后致词。

罗玉泉主任用纯正的日语文质彬彬地说:中国文化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适時举办各种各样内容丰富积极向上,日本人难得一见的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艺术展览,让文化艺术搭建起中日民间友好交流的金桥,成为日本人了解中国探访中国瑰宝的友谊之家。
我们一年举办数十次大型展览,中心内还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阅览室,大型电视通过专门的卫星播放介绍中国的新闻和专题节目供来客观赏,中心入口处摆放多种中日文报刊杂志、旅行介绍等供人自由免费取拿,不少日本朋友衷心赞许,这里是我们常来的温馨友谊之家。
这次由张平和殷占堂为主的一百多幅书画作品,而且以日中友好使者熊猫为主体的优美作品,正好体现了中日两国山川異域、风月同天的主题,正是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定45周年的献礼。我们的文化中心定要继续努力希望得到大家指导帮助。

日中協会理事长濑野清水用相当熟练的汉语致词: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日中世代友好,共同发展,并肩共赢是我们的共同愿望。日中友好,不能光挂在口头上,喊喊口号,而是要用一件一件的实事脚踏实地的来实施。
这次風月同天中日艺术展,正是恰逢时机,意义重大,特别是殷占堂先生的熊猫和朱鹮彩墨画作品,鲜明生动,寓意深刻,熊猫是中国的珍宝,更是日本人喜爱热捧的偶像,节假日在上野动物园大门前排着长长的大队,就是想一睹熊猫的憨态。熊猫(香香)歸国之日,相送的人们流下了热泪。
朱鹮也是一种稀有珍禽,二十多年前日本全国只有一隻朱鹮,频临灭绝的险境,是我们的友邻中国及时赠送来陕西洋县宝贵的朱鹮,日本特地在环境优美、树木葱郁的佐渡島建没了朱鹮饲养基地,中国还曾派来专家传授孵化饲养技术。经过双方精心呵护,现在已有500余隻朱鹮放飞在日本青山绿水间自由飞翔繁育后代,真的要感谢中国人民的深情厚義!

日中友好協会專务理事永田哲二在致词中,盛赞这次风月同天艺术展成功举办,为庆祝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添油加彩。他还特别强调说:黄实是我的好朋友,知道他能歌善舞,是有名的电影和电视剧演员,是具有有实力的企业家,並不知道他还是一位独具特色的画家,观赏了他展出的抽象油画作品,感触很深,看似不在意色彩丰富的塗抹,细看画中有戏,暗含着(幸福)(中华)等汉字,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感佩!

张平(顽夫) ,北京人,1986年来日留学。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课程毕业。自幼喜好书法绘画,北京中国书画研究社社员,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龟甲会会员,全陶展会友。 在日书法绘画陶艺参展获奖 30 余次,作品在法国、意大利、希腊、文莱、韩国、沙特等展出获奖。创作理念力求继承古典,融汇中西现代技巧,简洁精炼创新。
他说,接触陶艺还要感谢 30 多年的老友,全陶展常务理事伊藤一陽子老师。当我从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退休的前一年,应伊藤一陽子老师的盛情邀请,跳出日常忙忙碌碌的工作,到他的陶艺教室体验了一把陶艺制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迷上了陶艺。
从陶藝製作的各個技術環節到最終的燒制,经伊藤老师手把手的指导,很快初步掌握了制陶技艺,作品连续 5 年入选全陶展,同时结识了一些日本陶艺家相互切磋技艺。 此次出展的陶艺家,除了伊藤一陽子夫妇(伊藤,吉野)以外,还有陶艺教室的同学及全陶展的同行。他们的陶艺作品,以雕塑造型为主,并充分發揮他绘画特长,不求雷同。

作者:参展艺术家殷占堂
張平師從日本最著名的古文字书法家,龟甲会主宰加藤光峰大师。他在上世纪 90 年代上大学院时住在大森,在车站连体大楼里看见过加藤大师在道场中指导甲骨文和金文书法。当时见到用 6尺或 4 尺整纸铺在地板上,大笔浓墨书写的文字很是震驚,因為他自幼喜愛書法,也见过很多名家笔会,但从没见过这陣勢。
时隔15 年后偶然看到龟甲会的网页,毅然决然报名加入龟甲会道场开始学习古文字书法。在龟甲会 50 周年展后,恩师于 2019 年 5 月与世长辞。现在龟甲会已经解散,我也失去了写巨幅大字的机会。此次展出的是以前参展的旧作,但从加藤大师那学到的用笔用墨的精髓我尝试地用在绘画中,创作了(功夫),(胜斗桥印象),和熊猫系列,以此向恩师致敬,努力继承笔墨精神,为中日交流添佳话。
张平在致感谢词结尾时说:我和殷占堂老兄画室工房都在風景秀丽,空气清新,以温泉驰名的伊豆市修善寺,欢迎大家光临指导,食宿便利。

开幕剪彩结束后,来宾与观众朋友们仔细观赏展品,大家赞不绝口,纷纷与作品作者摄影留念,交换名片或互加微信号。筆者的老朋友日中精武会連盟会会长常松勝(笔者1989年就为他拍摄过通臂拳专题电视教学片)。近些年他在教授武术和养身功的百忙之中,练習书法他的魏碑体书法作品:缘、佛、爱三幅作品引起大家的好评。
搶着在作品前与常松勝老师合影,还有人悄悄打听出售价格。白石则子老奶奶是笔者在伊豆修善寺家的邻居,今年已是87岁高龄,她创作的贴画作品受到观众的赞扬。她的这种纸贴画是利用废弃的報纸杂志,跟据构图需要撕剪下色彩纸片贴到画稿上,形成彩色鲜艳的作品,她还义务办班授课,在伊豆市办过展览,还在(亚洲文化)刊物发表过作品,这种动脑动手的纸贴画既是有利环保,又是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好方法。

日贸出版社的会长水野渥在仔细看了殷占堂的熊猫画时说:随着日本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学习和爱好水墨画的群体在快速减少,很多水墨画教室由于招不到学员而关闭。出版社也不像过去那么容易出版水墨画方面的图书。但是,熊猫是人见人爱的珍宝,出版一冊小型本的画册,加上在画展上签名售书也许能畅销。筆者回应一定再多创作一些作品,争取早日出版。
展览大厅中有五六位日本著名陶艺家風格各異、制作精美的作品,这些作品制作精美風格独具,代表着日本现代艺术陶艺的新高度,新水平。这几位大家都是张平的老师与前辈,由于年迈或教学太忙,都由张平親自开車到琦玉县去拉作品,展览后再送回去,真是尊师敬友的好榜样!
上海画家汤晓東在平板电脑上画了几百幅人物肖像画,用笔精细,形象生动传神,可以随時打印出所需尺寸的纸质作品,观众除了观赏部分张贴于牆上的纸质作品,还可在电视屏幕观看硬盘上储存的大量作品。这次风月同天中日艺术家共同展于七月十五日下午1点结束,请朋友们前来指导。


作者:参展艺术家殷占堂
供稿:日本国際経済文化機構理事長黄実
发布:东亚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