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剧情播出到现在,黄亦玫终于要离婚了!
全网高呼“喜大普奔”,不少观众表示“赶紧离了吧,玫瑰需要过上新生活。”剧中刘亦菲饰演的黄亦玫,在诉讼离婚后结束了她这段难以为继的婚姻。饰演她丈夫方协文的林更新,由于在这段婚姻中的满满窒息感,也被观众调侃,从“九亿少女的梦”,一夜之间变成了“九亿少女的噩梦”。
事实上,黄亦玫在向方协文提出离婚时,反而非常的平静。多年来婚后的压抑和磋磨,让她决定给只余消耗的婚姻画上句号。可哪怕已经走到最后,方协文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的问题,还在反复问玫瑰“是不是看不起他”,让人只能一声叹息。他的自卑已经深入潜意识,成为深深伤害两人关系的致命毒药。
他和黄亦玫,是常说的凤凰男搭配城市女的组合。原生家庭出身背景差异,为他们两人的婚姻早早埋下了隐患。方协文自始至终都在追求世俗定义的“成功”,用买更大的房子、给更多的钱来证明自己是黄亦玫的最优选择,而黄亦玫从未在乎过这些,她爱上的只是当年那个诚恳、上进,哪怕一无所有,也用尽全力尊重她守护她的方协文。
虽然全网都在“痛斥”他,但对于林更新本人来说,这次演活了方协文,反而是他演员生涯中挺有价值的一次尝试。这个角色充满了复杂性,林更新完全演出了方协文那种有点拧巴的内心世界。尤其是他歪嘴笑的小动作设计,让人看了甚至不自觉有些背后发冷。事实上,区别于传统的“坏男人理论”,方协文和黄亦玫的关系有着充分的递进层次感。甚至一开始,玫瑰和方协文润物细无声的感情,确实是真诚且动人的。当时的方协文,是高大帅气的复旦高材生。
这个时期的他,甚至为了玫瑰做了很多“傻事”。当在晚上看到黄亦玫独自一人上公交车时,方协文注意到一个可疑的黑衣人也随她上了公交,出于对她安全的担忧,他决定一路骑车跟随默默守护,直到确认她安全回到学校。比如为了能时常见到黄亦玫,方协文放弃了同学介绍的高薪轻松的家教工作,反而选择在黄亦玫打工的咖啡店一起做服务员。连他的许多同学都觉得不理解,不明智且不划算,但方协文却觉得值得。光是靠近黄亦玫,就几乎已经花费了方协文全部的力气。
在黄亦玫捡到小猫需要地方养时,方协文提出可以放在他租的房子里。但实际上当时的他尚未租房,这么说也只是希望能通过养猫与黄亦玫有更多联系。哪怕在租房之后,他要面临经济上不小的压力,甚至不得不卖掉自己的资料和自行车,他也在所不惜。他愿意为黄亦玫付出彼时他能付出的一切,虽然有些稚嫩有点青涩,却是校园爱情特有的浪漫。不可否认,当时的方协文确实满足了黄亦玫对全心全意被爱的期待。
最打动玫瑰的一点,是听到方协文愿意为了她放弃深圳的工作机会。尤其是和精英前男友庄国栋的略显自私比起来,方协文给了黄亦玫足够的安全感,事事把她放在第一位。方协文还承诺愿意为了黄亦玫去北京,这份对未来规划的考量也是黄亦玫所看重的。校园师兄方协文,确实是恋爱时期的优等生。
反观黄亦玫对方协文的感情,在她真正被打动之后,也非常甜蜜且真诚。其实对于“唯爱主义”的黄亦玫来说,当方协文丢了工作一无所有提出分手时,她却看到了他的担当。她毅然决然提出结婚,并用自己所有的积蓄支持他创业。在父亲和哥哥对方协文态度有所保留时,黄亦玫也坚决为他背书:“我的男朋友不需要和任何人比”。
但最初感情的美好并不能填满两人生活习惯、理念和心态上的巨大沟壑。可以说从婚后第一天起,一直都是玫瑰在适应与妥协。而方协文的角色却从追求者变成了控制者,尤其是在庄国栋再次出现后,比起玫瑰的坦坦荡荡,方协文表面镇静内心却早已张皇失措。正如一条观众评论的:“所有人都不信黄亦玫真爱方协文,所以方协文自己也不信了。”
失措之后,就是对黄亦玫的无理控制。他让母亲来照顾黄亦玫,表面上是出于关心,实则是监视和控制,确保黄亦玫按照他的意愿行事。当孩子出生后,方协文却又将母亲送回老家,实则是为了用家务把玫瑰留在家中,从而放弃工作。更可怕的是他屡次自作主张,在黄亦玫的事业上使绊子,不是替她提出辞职,就是悄悄回复邮件拒绝掉玫瑰面试成功的工作机会。
接来老人,生了孩子,两个人变成了一大家子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更是有许多生活差异导致的理念冲突。在黄亦玫看来,买花点缀生活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笔花销。而在方协文母亲看来,这完全是一种浪费,她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是我一周的菜钱”。在黄亦玫简单打扮想要去面试工作时,方协文却不习惯甚至有些生气。他不允许黄亦玫裙子去面试,执着于让她“换条裤子”,甚至多次要求她生二胎,试图把黄亦玫圈养在家里。
归根结底,是因为方协文心里始终觉得自己配不上黄亦玫,于是想要断绝她与外界的联系,使她变得依赖他。从此前的“自由盛放的玫瑰”,变成他方协文“一个人的玫瑰”。他日夜不息的警惕心,让人觉得可怜、可笑,以致于可怕。方协文从来不是输给了庄国栋,而是输给了自己的患得患失。
方协文对黄亦玫的占有欲,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他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带来的潜在自卑感。黄亦玫来自一个高知家庭,书香世家出身的女孩子,除了爱情的苦之外,几乎没有吃过生活的苦。而方协文则完全不同,他对玫瑰始终都是仰望的,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不对等”状态。婚姻需要一种“对等性”,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门当户对,反而是一种心态上的“配得感”。
而方协文出身小城,父亲缺位,母亲强势极端。他的成功欲望和自卑感,只是他原生家庭的副产品。而这种自卑又敏感的个性,在遇到极优秀的玫瑰之后又被无限放大。尤其是在母亲出现后,他一直以来小心翼翼掩藏的真实性格被显露无遗。在有他妈妈的剧情中,方协文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他不再隐藏自己的大男子主义和控制欲,一下子回到了自己原本熟悉的人生语境中。
方协文越来越分不清“给予爱”和“给予控制”的区别,甚至在主观地模糊这两者之间的界限。一直以来“踮着脚尖的爱”,让方协文和黄亦玫的关系越来越显得拧巴。
而黄亦玫虽然一时被爱情所困,但从根本上她依然是那朵骄傲盛放的玫瑰。她可以一时受困,却绝不愿意受困一生。玫瑰在几年婚姻生活后选择挣脱困境,几乎是一种必然。
最让人百感交集的一幕,是玫瑰在生产时,被方协文的母亲阻拦打无痛。虽然方协文最终在玫瑰哥哥的压力下签字,但他一开始的犹豫和无所作为,与当年追求玫瑰时的义无反顾几乎判若两人。而在产房里的黄亦玫,汗湿的头发胡乱贴在潮红的脸上,抱着新生的女儿喜极而泣。这一刻,黄亦玫的受限又加上了一层母职,她自己的名字和身份正在越来越被淡化。
虽然是一段“失败的婚姻”,但与方协文这段感情,也是塑造黄亦玫人生经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段经历也让黄亦玫成长,更有力量去寻求真正契合灵魂的爱。具备爱人的意愿、能力、智慧,比只有一腔真爱的热情更加重要。
尽管黄亦玫遭受许多委屈,但回过头来看,在许多让人抓狂的场景下,玫瑰居然可以保持教养和尊严。一直以来大家都赞扬黄亦玫的勇敢和热烈,但实际上,正是这些坚强的特质,让她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自我。玫瑰最终的婚姻选择决绝且理性:她一直对爱有着超乎常人的坚持和清醒认知,面对不健康关系时也有放手的勇气。她自小被爱包围,于是也充满“爱的能力”。
许多人可能会因为孩子或“安全感”,而选择留在一个不快乐的婚姻中,但黄亦玫不会。在相爱之时,她能够全情投入,但就如同当年义无反顾嫁给他一样,黄亦玫现在选择头也不回地离婚。她从来不是那种仅仅因为传统观念或外界压力,而忍受不快乐婚姻的女性。真正的玫瑰不会被困住,她有能力和决心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玫瑰历经风雨,依然是一朵盛放的玫瑰,她值得更好的人生。让双方都感到舒适、自在的情感关系,才是真正有益于滋养生命的沃土,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