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你们能想象一家曾经风光无限的汽车企业,如今落得经销商集体维权、工厂停工、车主信任崩塌的下场吗?哪吒汽车就真实地上演了这一出戏!这不禁让人想问,曾经风头正盛的哪吒汽车,咋就突然爆雷了呢?
先说说这经销商集体维权的事儿。截止到2025年4月,全国超80家经销商跑到浙江桐乡工厂讨说法,这一去就是数亿元欠款。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公司没交付车辆,还拖欠返利及补贴,搞得经销商门店都没法正常运营了。有些经销商掏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全款,结果一辆车都没收到,更惨的是还得因为贷款担保被银行追债。而桐乡工厂呢,因为零部件断供,生产线直接停摆了,9000台半成品车就那么积压在那儿。更让人纳闷的是,哪吒汽车方面到现在都没个说法。有网友年初去4S店探店,好家伙,直接“人去楼空”。还有消息说原CEO张勇离职前办签证都到英国了,不过他说是在为融资跑业务。这融资到底能不能成,谁心里也没底。
再瞧瞧车主这边的情况,那更是惨不忍睹。哪吒汽车有40多万车主,现在车机断网、蓝牙钥匙失效、配件断供这些问题,就跟家常便饭似的。河南郑州有个车主,就因为电池故障,车“趴窝”了47天都没法修,为啥?厂家供货断了呗。而且部分车因为3G通信模块淘汰,智能功能直接失效,集体投诉都好几次了。可哪吒汽车现在自身难保,售后服务彻底崩溃。社交媒体上负面舆情激增320%,整个汽车圈都看衰它了。
那为啥曾经还算不错的哪吒汽车会亏得这么惨呢?这里面的事儿可不少。
首先,战略失误和产品定位太混乱。2022年哪吒汽车主推7万级车型,想着打下沉市场,还超过60%的销量指望网约车订单。可这低价策略就像个无底洞,“卖一辆亏4.5万元”,这不就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嘛,简直就是饮鸩止渴,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
其次,虚假销售数据害死人。2022年就被曝光通过关联公司“左手倒右手”,弄出4.8万辆虚假销售,实际库存周转期98天,远远超出行业警戒线。当时就有车评人说哪吒爆雷是迟早的事儿,这不,还真应验了。
最后,资金链断裂和融资困境才是压垮哪吒汽车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几年哪吒汽车盲目扩张,资本杠杆失控。2023年销量下滑后,还硬撑着全国1200家4S店的渠道规模,结果2024年起每月退网超百家,渠道成本直接把现金流压垮了。原计划2025年3月到账的30亿元E轮融资,因为“关联资产转移”风险延期。134家供应商被逼接受20亿元债转股,可还有30%现金债务没解决。现在在金融投资圈,哪吒汽车就是个“鬼见愁”,谁都不敢往里面砸钱,投进去就像把钱扔水里,连个响都听不到。
2024年末银行还集中抽贷,这哪吒汽车一下就没了“钱袋子”,供应商货款、员工薪资都付不了,甚至挪用车主预付款来维持运营。这银行一釜底抽薪,哪吒汽车算是彻底走上绝路了。
方运舟倒是承诺4月30日前恢复配件供应,一周内解决未交付车辆,还搞裁员、关直营店、缩减智驾投入等降本措施,把月度运营费用降低70%。可这得需要大量资金啊,现在整个行业都不看好哪吒,想恢复配件供应,难于上青天,供应商肯定要求先款后货,哪吒汽车上哪儿找这么多钱去?
哪吒汽车的爆雷崩塌,其实就是新势力车企共性风险的集中体现。盲目扩张渠道就像撒大网捕鱼,最后可能连条小鱼都捞不着;过度依赖资本输血,自己没造血能力,早晚得失血过多;忽视核心技术积累,就像盖房子没打好地基,迟早得塌。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洗牌期,缺乏健康现金流和可持续商业模式的企业,就像秋天的落叶,肯定会加速被淘汰。
方运舟的鞠躬道歉,说不定就是这一轮汽车行业泡沫破裂的标志性开始。我就想问,下一个倒闭的新势力车企,会不会就是咱身边看着挺火的那个呢?老铁们,你们说下一个会是谁呀?哎,这新势力车企的未来,真让人捉摸不透啊!
买新能源还得是老厂的牌子。奇瑞 byd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