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快结束时,东北民主联军搞了个军政大会,各个纵队的政委都跑到哈尔滨来开会,这个会一直开了俩多月。那时候,东北民主联军正好也在搞冬季的进攻行动。
会议那会儿,东总的大佬们分别找各纵队的头头聊了聊,说了说队伍里碰上的几个问题。九纵那边,领导直接点名批评纪律松散。这事儿让李中权心里挺不是滋味,毕竟管纪律是政委的活儿。
会议上还提到一件事,民主联军那边的政治部主任谭政,他没直接点名,但批评了九纵里的一个师政委,说这位政委反对土改,还给地方写了信。地方一看这情况,直接就把事儿上报给了东北局。东北局一看涉及的是部队干部,就转手交给了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来处理。总部呢,就让九纵自己去解决,处理完了还得跟总部说一声结果。
土地改革是咱根据地的一件大事,让老百姓能分到地。可奇怪的是,师政委王文咋就不同意呢?
开会那会儿,师政委王文也在场。突然间,没点名但话里带刺,说这是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坐边上的李中权记得,王文当时脸色都变了,会议结束后心情还是沉重,连回住处的路上都忍不住掉了眼泪。李中权见状就劝他,有啥问题讲明白不就好了嘛。
王文1938年参加了冀东的暴动,从而踏上了革命的征途。他读过书,有文化,进步的速度非常快。虽然他出生在地主家庭,但这样的出身背景,可能让人误以为他是在替地主阶级说话。
说实话,他身为野战军师里的头头,本不该插手地方上的事儿。但眼瞅着土改时,地方上有些手段过了头,他就给县委写了封信,说他们的做法有点不合适。地方上的干部呢,觉得他这是在给土改添乱,就直接往上告了。
身为党员,你有权也有责任去表达不同意见,这样做是合情合理的。但得注意方法,毕竟军队干部插手地方干部的事务,还对别人的做法指指点点,提出不满。有些干部可能想得不够透彻,再加上受了些老旧想法的影响等原因。
这压根儿就不是个政治立场的事儿,也不能就说人家反对土地改革。要是真给撤了职,再开除党籍,那对一个人的将来影响可大了去了。纵队党委商量后,决定让他写个检讨,通过批评的方式帮他认识到问题。
在纵队里头,上下级对王文这个干部多少都有点数,再加上他自己反省得挺到位,大家批评他的时候也都拿捏着分寸。最后呢,处理的结果就上报给了东北局和东总。可上报上去以后,东北局那边没给个准话,东总也是沉默不语。既然事情交给纵队来办,那就该信任纵队党委的决定,所以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新中国成立后,我去了空军部队,一开始是大校,后来升为了少将。在这期间,我干过航空学校的政委,也做过沈空政治部的副主任和主任,还当过兰空的副政委,一路干到了副兵团级。
在特别的日子里,有人又老话重提,扯起了“反对土地改革”的老黄历,好在有詹才芳和李中权两个人站出来,帮他澄清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