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进城后,落户城镇,能继承农村老家父母的宅基地吗?

锄禾园 2020-06-15 21:48:18

随着农村的开发和发展,有些临近城市的农村开始了搬迁。不少有了安家费的农民选择和城市居民一样在城里买房落户,为城市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城镇户籍信息来看,从2015年到2019年的5年间,我国城镇户籍数量从9.3亿涨到了11亿。同时,农村户籍人口从7.1亿下降到了5.6亿。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农村人落户城市。

农村人进城,也使得房价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农村的年轻人进城买房,甚至在城市打工多年的农民工,成家后落户城镇,而老一辈的农民却依旧是农民户籍。这些老人渐渐老去,当他们百年后,城市户口的子女能不能继承父母在农村的房产呢?

最近自然资源部有了新的解释,提出了对农村集体土地上市流转的方案。这集体土地上市流转和农村宅基地有啥关系呢?其实宅基地就是属于农村的“集体产权”的,也就是土地所有权是属于集体资产或者国家资产的,农民其实对宅基地也只有使用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子女的户口和老人的户口在一起,那么老人百年之后,就能够继续享有使用集体土地的权利了。但相反,如果子女的户籍已经迁出,和父母户籍没有关系了,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城市户口的子女没办法继承农村的宅基地,若是父母去世后,农村的房屋还是可以继续继承的,不过,只有使用权了,如果这个时候宅基地被征收或者入市,城市户口的子女能拿到的赔偿款可是比农村户籍人口要低很多的。

除了继承问题,还有就是宅基地的面积标准也是大家关心的话题,因为按照法规规定,超过了宅基地规定面积的房屋,是要被罚款的。《土地管理法》77条规定,农民未经批准或者采用欺骗手段骗取批准的,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会被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并拆除在这片土地上新建的房屋等附属物,并由村委会征收超出占用面积的有偿使用费。

那么现行的农村宅基地面积标准是多少呢?《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宅基地的用地标准是:占用农用地每处不超过200平方米(0.30亩),占用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每处不超过233平方米(0.35亩)。超出这个范围就要被罚款么?也不一定,因为在每个省市的具体实施上,宅基地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土地管理法》62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像是河北,规定宅基地面积为:占农用地没处不超过200平方米,合0.30亩,占用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不超过233平方米,合0.35亩的

在山西,规定人均耕地在0.067公顷以下的平原地区,每户农民的住宅面积不能超过133平方米,而人均耕地在0.067公顷以上的,每户农民的住宅面积不能超过200平方米,若是健在山区薄地上的住宅,面积可以放宽到266平方米以内。

在内蒙古,规定每户农牧民只能有一处宅基地,面积标准根据各地情况另行规定。

在北京,各区县的标准各不相同,最高不超过0.3亩,最低不超过0.25亩。

在天津,人均耕地不足667平方米的,每户住宅用地面积不得超过167平方米,人均耕地在667平方米以上的,每户住宅用地面积不得超过200平方米。

0 阅读:2

锄禾园

简介:我是热爱科学探索的圈叔。解读天文地理气象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