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台海爆发“统一之战”,美国将如何应对?近年台海紧张,中国大陆军演频繁呼吁统一,而美国表面支持台湾却态度暧昧。美已表明,开战美军将行动,但不直接保护台湾,专注其他两事。
第一部分:探讨美国对台政策及其历史根源,分析其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与过往行动的基础。
美国对台湾持“战略模糊”态度,未明确是否为中国台湾开战。此模糊立场源于“一个中国政策”,即承认台湾属中国,却又与台保持密切联系,如军售、技术交流等。
此事源于1979年《台湾关系法》。该法规定,美国向台湾提供防御武器以助自卫,但未承诺中国大陆攻击时必定出兵。即美国既助台湾,又保持灵活性,犹如递棍于争吵之友,却不必然参战。
近年局势有变,美国2023年计划增驻台军事人员至100-200名,主要为训练台军。这如派教练教拳,实战需台方自理。同时,中国军力增强,美国面临更大压力,需权衡自身作用。
第二部分:首要行动——撤离在美国的本国公民,确保他们安全返回,此为核心任务,需有序且高效执行。
若统一之战爆发,美军首要行动很可能是撤离台湾公民。台湾有数万美国人,含商人、教师、外交官及100至200名军事训练人员,其安全将成为美国政府首要关切。
美国在撤侨方面有经验,1975年西贡陷落时紧急撤离数千人,动用飞机军舰。2011年利比亚内战亦组织撤侨。台湾若发生冲突,撤离将更复杂,需依赖海空力量。
设想基隆、高雄两港布满美军舰,撤离人员不断。松山或桃园机场若可用,军机将送人至冲绳美军基地或关岛。此需协调数千人,备船机,并防战火。美军称此为“非战撤离行动”,训练有素。
撤离远非逃离,需提前告知在台美国人,方式含使馆短信、电话及电视公告。同时,实施身份核查以防混入不明人士。虽看似简单,实则艰巨,但美国具备此能力,且有丰富经验。
第三部分:第二项举措为部署军事力量,旨在形成对中国的有效威慑。
撤离人员后,美军不会就此罢休。更关键的是,他们或将在台海周边部署军力,旨在震慑中国,避免冲突升级,并维护美国在该区域的利益。
可能行动:派遣航母、潜艇、驱逐舰至台海或南海巡航。这些海域为全球贸易关键,尤其是南海,关乎美及其盟友经济。中国若搅局,美国将保障航道安全。
美国曾有先例。1996年台海危机时,中国试射导弹致局势紧张,美国即派尼米兹号和独立号航母战斗群,携众多战舰飞机示威。中国见状,不久停止试射。美国意在警示:勿过火。
如今若再现此景,规模或更庞大。美军在亚太有多个航母群,如驻日里根号,可随时出动。配合潜艇空军,布阵不难。此部署意在安抚中国及日、韩、菲等盟友,示以支持。
这与直接保卫台湾不同,美军或在外围监控海空局势,不会登陆台湾岛,亦不会与中国军队直接冲突。原因何在?下文将详述。
第四部分:美国不直接保护台湾的原因在于,其外交政策避免直接卷入他国内政,且需维持区域力量平衡,以免引发更大冲突。
你或许疑惑,美国向来支持台湾,为何不直接派兵保护?
战争风险巨大,尤与中国这样的核强国对抗。中美均拥有核弹,一旦冲突升级,难保不启用核武。核战无胜者,冷战时的“相互确保摧毁”理念,让任何国家都不敢轻易挑衅。
经济上不合算。美中是全球前两大经济体,贸易往来频繁。中国制造众多美国商品,美国是中国大市场。冲突将致供应链断裂,股市崩、物价涨,伤及民众。台湾芯片占全球半数,受损则电子产品涨价。
现实问题在于,美国民众可能不支持。近20年来,美在阿富汗、伊拉克的战争耗资巨大且声誉受损。若再为台湾开战,恐再牺牲数千人,民众多会反对,国会也缺乏民意支持出兵。
最终,参考专家意见,CSIS智库2023年兵棋推演显示,美日介入虽能阻中国攻台,但将付出美军重大损失、台湾经济崩溃及中国军队受创的代价,此“惨胜”让美国高层质疑其价值。
因此,综合考虑,美国直接保护台湾的可能性较小。高风险、高成本、低回报,使得各方均不愿涉足此复杂局势。
美国此举影响台湾、周边国家及全球,我们必须深思熟虑。
对台湾而言,此消息颇为震撼。长期依赖美国为后盾,关键时刻美国或仅协助撤离、虚张声势,不实战。台湾面临抉择:与中国协商或独自应对?虽或加强军备,但内心不安难免。
周边国家需深思,尤其是日本,距台湾最近,台海动荡将直接影响其海上贸易。日本或更依赖美国,增造军舰。韩国、菲律宾等国亦需自保,整个亚太恐陷军备竞赛,各国均担忧被牵连。
台湾乃芯片制造重镇,供应全球过半高端芯片。战争致工厂停产,将引发芯片短缺,推高手机、电脑、汽车价格。若真断供,经济混乱程度可想而知。
中国方面如何看待?若美国不直接护台,中国或认为有机可寻;但若美军外围重兵部署,中国亦需权衡能否安全撤退。双方或在海空斗智,避免局势失控。
美国已表明立场,若统一战起,美军将撤台公民并部署军力威慑中国。但直接护台可能性小,因核战风险、经济代价等现实因素需考量。外交谈判方为上策,战争对各方均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