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有一篇《归去来兮辞》,展示了大诗人陶渊明的生命态度。
陶渊明因为家里面很穷,自己又有做出一番事业的抱负,于是走进了官场之中。兜兜转转几十年,发现自己活的特别累,特别不值得,还是那种穷且快乐着的日子最适合自己,于是悍然辞官,回家种地去了。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不想跟这个世俗社会搅和在一起,只愿在山水自然之间寄托此生。可是我一不小心还是落入名利的陷阱之中,晃眼就过去了三十年。
他不想再用世俗价值观评判自己,不再在乎别人的眼光如何审视自己,也不再依靠物质的财富来提升生活的品质。
只想跟大自然融为一体,寻求一种丰富而安宁的精神世界。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放弃对官场的沉迷吧,回家去吧,田地都要荒废了,还不赶快回去耕种!已经让自己的内心被形体所役使,现在还有什么失落而悲伤的呢?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去想它了,现在可以回家了,可以在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中自得其乐了,应该让自己快乐起来。
陶渊明曾经也想做官,第一,可以实现自己为苍生谋福祉的政治抱负,第二,可以让自己获得养家糊口的经济收入。然而,在官场之中,折腾几十年才发现,大家蝇营狗苟,尔虞我诈,机关算尽,上级领导飞扬跋扈,自以为是,对你呼来喝去,完全不把你当做一个人。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要迎合世俗价值观而委屈自己?
既然自己不喜欢这份工作,为什么不能够放下?回家去耕田种地,虽然收入少了很多,但是可以活下去,又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辞官回家之后的陶渊明,生活一下子变得美好起来。
端着酒壶,拿着酒杯,自斟自饮,看看庭院里的花草树木,脸上漾起一种愉悦的神色。倚靠在南窗之下,寄托自己傲岸的情怀,深知屋子虽然特别狭窄,却可以让自己内心安定。把在园子里面溜达作为生活的乐趣,家中的大门随时都是关闭着的,没人前来打扰。拄着拐杖到处走走看看,时不时看着山头的白云飘来飘去。
曾在网络上看过这样一段话:
“当你熬到一个人喝茶,一个人散步,一个人旅行,一个人读书。没有电话,没有聚会,没有社交,早睡早起,锻炼身体,随遇而安,云淡风轻,那么你就达到了生命的最高境界。”
陶渊明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悠然独处,完全成为了自我生命的主人。

作家当年明月说,不管你这辈子多牛,多厉害,多了不起,最后都会变成粪土,先变成粪,再变成土。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追名逐利,不是让别人觉得你很厉害,而是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陶渊明在文章的后面发出感叹: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还能有多少光阴呢,为什么不能顺应自己的心意任意去留呢?活在当下,及时行乐。取悦自己吧。
人生就是一次体验而已,没有必要拥有多少东西,没有必要在乎别人的意见,该怎么潇洒就怎么潇洒,想怎么快乐就怎么快乐,我们把短暂的一生,过得精彩纷呈,如诗如画。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