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剧《棋士》开播三天就爆雷?收视率破2、热度登顶的爆款剧,突然被观众骂上热搜。王宝强时隔十二年回归的作品,评论区却堆满一星差评,有人甚至喊话“赶紧下架”。这反转来得比剧情还刺激,到底哪儿出了问题?


漏洞多得能当筛子用。开场劫匪抢银行,王宝强演的围棋老师居然在枪口下摸出棋子现场对弈,绑匪还真就站着围观。“劫匪是来抢钱还是来考段位的?”观众看得直挠头。更离谱的是车祸戏,主角抢方向盘导致翻车,结果全车就他毫发无损,连装钱的包都正好甩在脚边。“编剧是把观众当弱智,还是把牛顿气活了?”

警察查案更让人血压飙升。亲弟弟大半夜不开灯下棋,当警察的哥哥愣是没觉得可疑;刚经历生死车祸的嫌疑人,居然靠“性格好”就能洗脱嫌疑。“这哪是刑侦剧,简直是童话故事。”观众吐槽编剧把好人强行降智,把反派写成送人头专业户,破案全靠主角光环硬撑。

但真正把《棋士》推上风口浪尖的,是抄袭争议。眼尖的网友扒出,这剧和神剧《绝命毒师》的相似度高达八成。都是老师被生活逼上犯罪路,都有个当警察的亲戚,连身边小弟都像复制粘贴。“老白制毒,崔业下棋,这哪是致敬,根本是换皮啊!”热搜词条瞬间炸锅,有人甚至做了对比图,连台词分镜都雷同。

可换个角度看,相似就是抄袭吗?《绝命毒师》播了十五年,全球衍生剧都能组足球队了。国产剧里,仙侠剧天天拯救三界,偶像剧永远三角恋,怎么没人说抄袭?“双标玩得这么溜,是跪久了站不起来?”有观众反驳,认为《棋士》把围棋谋略融进犯罪主线,至少算本土化创新。

争议背后藏着更扎心的问题:我们到底敢不敢让国产剧“像”外国剧?《棋士》导演采访时说过,想做中国版《绝命毒师》。结果剧还没播完,先被扣上“山寨”的帽子。反观韩国翻拍美剧《傲骨贤妻》,人家理直气壮买版权,拍出来照样拿大奖。“到底是剧不行,还是观众膝盖太沉?”

王宝强在片场抠细节倒是真讲究。游戏厅地面特意弄脏,群演嚼着口香糖打游戏,这些生活气都是他亲自设计的。可细节再真,也架不住剧情崩成渣。观众能接受不完美的剧,但没法忍受把观众当傻子的剧。就像网友说的:“你可以下棋设局,但不能把观众当棋子耍。”

现在最魔幻的是,骂声和收视率居然齐飞。一边是豆瓣评分跌到5.8,一边是电视台连夜加更。这种分裂现象,像极了剧中主角的挣扎——想当好人却被逼黑化,想创新又逃不出套路。“到底是我们对国产剧太苛刻,还是创作者真的没活整了?”

看着热搜上“国产剧何时能站起来”的讨论,突然想起个细节:《棋士》里那盘决定生死的棋局,其实早就被AI破解了。现实中的影视创作,会不会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当套路算法替代了真情实感,当比对数据库成了创作捷径,我们还能等到真正“破局”的作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