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那会儿,咱们中国的志愿军跑到朝鲜去,跟美国军队干上了。那时候,全世界都在说咱们中国是不是疯了,怎么敢拿鸡蛋去碰石头,跟强大的美国对着干。
但这场战争的结果,竟然是中国取得了胜利。那时候,全世界的人都在赞叹中国军人的勇猛无畏。可他们却忽略了,在那些冲锋陷阵的军人背后,还有一大批默默支持的后勤人员。
这批支援团队的付出同样值得称赞,特别是周总理的表现非常突出。
周总理在抗美援朝那会儿,为了帮志愿军打赢仗,真的是出了大力气。可那时候大家光顾着惊叹咱们志愿军的战绩了,反倒把周总理在背后默默做的那些事儿给忽略了。
那么,咱们说说周总理在抗美援朝那会儿都做了些啥?
不少人一想到周总理,脑海里浮现的就是个外交家的形象,还是个特别朴实无华的外交家。
可大家却忽略了,周总理在成为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前,其实也是个跟众多共产主义战士一样,上过战场、打过硬仗的军人。
周总理年轻时,在黄埔军校挑起了政治部主任的大梁,这事儿就能看出,他在军事上也是有两把刷子的。但遗憾的是,他后来那些超厉害的外交手腕太过耀眼,把军事上的成就都给比下去了。
抗美援朝战争能取得胜利,周总理在那时的付出和努力,真的是很关键。他的贡献大得很,不能小看。
战争一打响,中国志愿军就急着去朝鲜帮忙,可他们带去的装备真的挺简单。那时候,中国才刚刚站起来,经济情况差得很。国内的老百姓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哪还有闲钱去搞军事武器的研发啊。
美国那就不一样了,它可是个超级大国,那时候,也就苏联能跟它较量较量。美国在朝鲜战争那会儿,用的武器装备全都是顶级的。
由于美国比中国更早地卷入了朝鲜战争,而且在地理位置上抢占了优势。等到中国志愿军抵达朝鲜,即便有朝鲜当地老百姓的支持,也已经处于不利位置了。
志愿军一到朝鲜,北京那边的领导就忙开了,连着开了好几场会,琢磨着打仗时该咋指挥。
会上,周总理强调,咱们国家得为打持久战做好准备。现在咱们资源不充裕,没法跟美军在火力上直接对着干。
周总理在会上仔细剖析了美军的打仗方式和武器装备。接着,他根据我国手头有的东西和志愿军的战斗力,给出了一个提议:
咱们军队得抽调一些人马,采用游击战术。这部分人马专门去攻打美军的重要物资仓库或者关卡,把他们的实力给削一削。这样一来,等大部队跟美军正面干仗的时候,咱们就能占更多便宜了。
这种说法就像是拿时间来赢取更多的空间,这是咱们党和军队最早想出来并且真正去做的。那时候,美国的所有战斗准备都是针对大规模兵团作战的。如果我们直接跟他们硬刚,那在他们强大的火力网面前,我们根本就没有赢的希望。
周总理的那个点子被大家接受了,但要是照着这个点子来,那就得打算打持久战了。这样一来,咱们的后勤部门就得拼尽全力,保证前线战士的物资绝对不能短缺。
为了确保这事儿,周总理在战争那些年,每天都忙得团团转,费尽心思把咱们国家的资源用到最好。
在国内,我们有自己的资源可以利用,但同样重要的是,通过外交途径在国际上赢得支持,这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要想赢得战争,得到国际上的帮忙那是关键。所以,周总理不光得忙着给志愿军准备吃的穿的用的,还得抽时间去搞外交,拉关系。
当中国的外交关系处理得当时,我们在国际上就能更有发言权,跟美国打交道时也更有信心去应对。这就好像我们打通了获取外部资源的路子,变得更顺畅了。
周总理心里明白这一点,所以他那段时间经常出国访问,就想跟别的国家把外交关系给搞好。
在其他国家眼里,苏联的地位那是相当重要,仅次于美国。在那个时代,能跟美国较劲的国家,也就只有苏联了。
苏联跟咱们中国一样,都是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以,跟苏联搞好外交关系,那肯定是件大事,得重视起来。
在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那会儿,周总理可没光顾着说好话,他是一边赞同苏联的观点,一边也坚定地守着我们国家的原则。
很多时候,斯大林在外交谈判上表现得非常强硬,但周总理很有一套,他总能以灵活变通的手法,慢慢引导斯大林接受我们中方提出的要求。
周总理的那一套做法,真的挺管用,不光让咱们国家赢得了苏联的看重,还跟好多国家都搭上了友好的外交桥梁。
这些国际关系帮中国得到了国际上很多国家的力挺,同时也让美国军队的行动变得师出无据。
除了处理那些国际上的大事,周总理还特别关心咱们国内老百姓的心情。那时候,全国人民都知道咱们的志愿军要去抗美援朝,大家伙儿几乎都行动起来,纷纷给志愿军捐钱捐物。
周总理心里明白老百姓的期望,所以他常常会抽空跟大家聊天,给大家打气。他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让中国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力量。
抗美援朝战争能取得胜利,周总理的贡献真的很大。他不仅时刻着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还特别留心国内老百姓的情绪波动。可以说,这些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行动,都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说实话,全国老百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才是咱们打败美军的关键。当然,周总理在那时候的作用也是没得说的,特别大。
可是,历史似乎遗漏了这部分内容,这对周总理来说确实有点冤枉。不过,对周总理自己而言,他可能根本不会去计较自己到底付出了多少。
周总理心里头就盼着国家能好起来,这就够了。可咱们呢,得时刻铭记像周总理这样的老一辈吃过的苦,这样才能时刻提醒自己别忘了肩上的责任。
咱们每个人都该为国家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