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着灵活便捷、运行和维护成本低等特点,电动两轮车(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早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也是外卖小哥、快递员的“吃饭家伙”。

截至2024年底,我国电动两轮车社会保有量约4.25亿台,已经超过汽车(3.53亿台)成为中国最大的交通工具,平均每4人就拥有1台。一个地区电动两轮车保有量多少,与常住人口数量、气候与地理环境、消费支出水平、政策等因素有关。
前十大省份保有量均超过2000万台,排名6-10位的依次是浙江、安徽、广西、湖南、河北。浙江是中国重要的电动两轮车生产基地之一,诞生出绿源、立马、五星钻豹、绿佳、绿驹等品牌,行业头部企业爱玛先后在台州黄岩、丽水青田设立两个生产基地。其中,台州工厂占地246亩,规划8条两轮电动车生产线,预计年产约200万台。丽水青田工厂则超过其一倍,集电动车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涵盖总装、焊装、涂装、注塑四大工艺体系。

河南、四川分列四、五,保有量均超过3000万台。截至2024年底,两省常住人口数分别为9785万人、8364万人,分别排名全国第三、第五。人口多且经济发达,保有量自然高。
江苏以约4000万台排名第三,无锡市锡山区被誉为“中国电动车之乡”,聚集了600余家电动车及零部件企业,拥有全球最完善的电动车产业链,产业规模约占全国的1/3。全国十强电动车企业中,有6家在此驻扎(雅迪、新日、台铃、爱玛、金箭、小刀)。
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到200万辆的昆山,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全域电动自行车换电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443个智能换电柜,形成“500米服务半径”的便民网络。

广东高居榜首,电动两轮车保有量约为4500万台,紧随其后的山东。这也是我国两个人口大省,截至去年底常住人口总量分别达到12780万人和10080.17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不仅人口总量继续排名第一,人口增量超过浙江同样排第一,同比增加74万人。扣除自然增长人口47万人,全年人口机械正增长(即人口净流入)27万人。再加上作为劳务输入大省,电动两轮车的需求量自然大。
当然,随着电动两轮车的爆发式增长,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驶入机动车道、超速、逆行、违规停放等,对城市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去年9月27日出台的《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明确表示不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并提出对电动自行车实行总量控制的可能性。

2025年以来,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进度持续加快。截至4月8日,售旧、换新各334.1万台,相当于去年(9-12月)置换总量的2.4倍。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21个地级市区(含直辖市的区)开展实际置换,其中,7省(江苏、河北、浙江、广西、湖北、山东、山西)置换数量超过1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