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把所有基金都卸任了,今天公告也发出来了。

其实24年9月开始,我就发现马龙开始在陆续卸基金了,但当初还想着可能是招商基金内部调整。
而后面他以每个月一只卸任且没有宣发的节奏来看,我就觉得马龙要走的应该是大概率的事情了。

不过他要离开已经沸沸扬扬的传了一段时间了,这个过渡期太久,磨到大家几乎都快不在乎了~
毕竟是大满贯固收大佬,所以马龙下一站应该是很多人关心的点,各位基民放心哈,马龙下一站应该还是会在公募哈。
一、接任者是谁?
马龙2012年就加入招商基金了,管理规模最高超过了840亿。
招商基金人才储备还是比较多的,固收条线也发展的比较成熟,投资模式也比较规范化、流程化。
所以他之前卸任的一些产品,运作起来还是比较平稳----毕竟整个公司的下限摆在那。
比如说规模超百亿的招商添安1年定开给了王闯。
王闯的代表产品是招商招享纯债,任职回报9.33%,最大回撤-1.87%,他自己以利率债、信用债为主。总体运作还是比较保守。

而招商添瑞1年定开债给了欧阳倩蓉,不过原本这只债就是两个人合管的,目前算是欧阳倩蓉独挑大梁了,她本人更擅长信用债一些。

其实大家最关心的,可能就是马龙一路养大的“孩子”--招商产业和招商安心收益会被谁接管吧。
从公告上来看,招商产业接管的是刘万锋,对于这个安排,很多人心里应该觉得OK的。
刘万锋的代表产品是招商双债,目前规模也超百亿了,任职年化是4.71%,近5年最大回撤是-2.17%.

刘万锋2009年入行他在资产管理行业的第16年了,管理的招商双债增强也算是明星产品了。

他本人貌似比较低调,很少出来做宣传,但成名比较早。
招商双债增强是15年开始管的,但16年债券市场就迎来大熊市,当初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0月底的2.6%迅速上行到12月底的3.3%,仅仅2个月,就上行70BP。
13-16年8月,债券市场长达3年大牛市,所以当初和现在有那么丢丢像,很多基金其实加了不少杠杆,所以那一波上行不少基金回撤不小,在10月份之前,基金平均收益率为4.4%,但12月底,基金平均收益率仅为1%。

但16年,刘万锋的收益率是6.1%,全市场排第三。

其实回看几轮债券熊市,刘万锋表现都不差的,比如2017年熊市,他收益是2.69%,2025年2月7日到现在的这一波,回撤也没超过1%。

但债牛来了也跟的上,比如2018年拿到了9.3%的收益率,且当年回撤仅为-0.35%。2023-2024年分别是5.42%,5,26%。
说实话,还是满强的。
从持券来看,刘万锋信用债为主,金融债占主流,我一直以为他的增强方式会是可转债,但除了19-20年外,其他时间不怎么碰可转债的,感觉这块他不是主流,可能是确定性较高的时候会去碰。
增强方式主要还是通过杠杆和久期的调节,其中杠杆率中枢在120%左右。
其实也是段位比较高的一位,但他比较低调,主动选择了“隐身”,所以曝光度相对没那么高,现在选他接替马龙的招商产业,匹配度非常高的。
而招商招祥纯债、招商添裕纯债、招商安心收益都由王梓林管理。
王梓林的管的最长的基金是招商招祥纯债,任职回报11.67%,最大回撤-2.14%,他也是信用债比较强,票息、中性久期、信用利差波段综合策略。

总之招商基金固收也算是传统强项,马龙离职,貌似影响也还好。
二、可替代的还有谁?
说完接替者,可能还是有人会问和马龙风格差不多的还有谁。
马龙擅长信用债,其中信用债玩的特别溜,21年之前会有一点点的信用下沉,后面有所收窄。
除此之外,也会做些利率波段操作,回撤控制的相对不错。
所以马龙主要是靠信用债的深度研究、利率交易来增强。
虽然这样的基金经理也挺多,但真正看下来,收益率能和他差不多又能控制回撤的,要么会加不少的可转债、要么就是定开或者封闭式基金,真正的“替代”很少……
纠结来纠结去,我脑袋里冒出的只有两个人了……
1、闫沛贤
闫沛贤是第一个跳进我脑海里面的,当初他管理的基金走势几乎和马龙不相上下。

而最近2年的业绩更是有点逆天,不仅逼近鹏华基金的橱窗基鹏华丰禄,而且还跑赢了马龙的招商产业。

闫沛贤本人也比较喜欢信用债,利率债玩的也不错,偏交易属性。之前和马龙一样,稍微有一丢丢下沉,后续也是缩窄,对于信用债的思路,感觉他是和马龙最接近的一位了。
比如2017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上行的时候,闫沛贤是通过了重仓短融来降低组合久期,反应很快。
但债牛的时候,他又会比较果断的提高杠杆和久期水平。
16年中加纯债才1.8亿,23年已突破155亿,也算是靠着业绩一路逆袭过来的。
现在闫沛贤跳槽去了中欧基金,毛估估也快一年了,应该快复出了吧?小期待下他后续的表现。
2、王贵君
王贵君也说过很多次了,他是券种的配置手到擒来,偏爱信用债,而且也是金融债为主,利率债也不错,去年他也通过买长债薅了一些收益。
如果仅从收益上来看,他的长盛盛裕纯债/长盛安逸纯债是能跑过马龙的程度,但操作上,他可能比马龙还有一点料会通过量化分析和衍生品套利来给债券投资加点料。

但这位老哥做的最好的长盛盛裕纯债一直处于封盘状态,不给新资金进了,其他的几只倒还能买,就是业绩没有封盘的这只好。

不想写了,其他的,你们补充吧……
风险提示:本人仅个人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你们的钱自己负责,别赚钱不分我,亏钱来甩锅。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