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一则讣告在杭州一家面馆的义工群里激起了千层浪。
大家都在朋友圈里转发了这则讣告来表示对逝者的不舍与悼念,甚至有许多环卫工人、建筑工人、面馆志愿者都从各处风尘仆仆地赶来,为了送这位57岁的男人最后一程,有关媒体也相继报道了逝者的生平。
虽然逝者之前早对自己的身后事向女儿做了安排:不打扰亲朋好友,丧事不设灵堂,不收花圈,一切从简,但是人们还是忍不住要哀悼他。
这位男人是谁?他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尊敬与爱戴?这还要从一家爱心面馆说起。
一家免费的面馆2013年6月24日,杭州市建国南路209号一家面馆开业,这家面馆在后来很长时间里,成为了这个城市的一个暖心驿站,就像现实版的解忧杂货店。
2014年9月3日,在建国北路341号,这家连锁面馆开了第二家分店,引来了许多媒体报道和大肆宣传。这家面馆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可以引来如此多的关注与赞赏?
建国北路341号,一个深色的招牌上,几个绿色的大字赫然映入人们的眼帘——成良微公益面馆,下面印刷着“我有我味,杭州味”这七个字。门口一个黑底红框的小黑板上,用整齐的字迹写着:“感受关爱,传递爱心。有困难,可以免费吃面。免费使用雨伞及打气筒。”
门口几盆翠绿的盆栽生机盎然地绽放着,为这个小面馆增加了生机与绿色。门上写着营业时间七点到二十二点。门的左边是小面馆的一个甜品站,红色招牌上的“甜品站”这三个字夺目显眼,下面的货柜里陈列着各色的饮品与新鲜的水果。
走进店里,你会被墙上各种相框所吸引。墙上挂着老板这一生的经历,有行走34个国家的主题,有带着老妈看世界各地的主题,有各种爱心公益活动的主题。墙上还挂着一面锦旗:爱心面暖环卫工人,微公益助城市人。你会为老板丰富的人生经历之丰富所震惊。
面馆里的布置较为简易,两边各有几张方形的木质桌子,桌上摆着小盆栽做点缀,像普通的面馆一样,桌上放着装着牙签的小铁盒子,美味的辣酱以及筷子和勺子等餐具。唯一不同的事情是,这是一家公益面馆,既正常的出售面,也对困难群体赠送面。
“当您遇到困难时,可以在成良面馆免费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
这句标语打动了无数在杭州默默付出的人。这家面馆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为环卫工人、建筑工人、流浪者提供了免费的面条,只要你有困难,甚至不需要原因,走进成良面馆都可以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
每天在用餐的时间,成良面馆门口会聚集一群穿橙色衣服的环卫工人,他们说说笑笑地在面馆前排队,形成了这条街上最亮丽的风景线。环卫工人的工作很辛苦,他们早上四点多就起来了,无论寒冬腊月还是烈日炎炎,他们都兢兢业业,一扫帚一扫帚扫出了整洁的市容。
因为他们的收入较低,很多人又是农村人,一般都想着法子省一点钱给家里的老人孩子用,所以一日三餐随便吃一点对付着就过去了。这也是成良面馆的老板做了这家公益面馆的原因,希望这些人都可以吃饱喝足。
成良面馆每天少则送出去一百多份爱心面,最多的一天送出去了359碗爱心面。从2013年开始营业,到2018年初,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成良面馆累计送去的面有五万多份,平均每年一万多万份。每天都有许多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善意地传递。
每一大碗面里面,还加了一个美味的卤蛋,新鲜的榨菜丝,配上一大块肉,浓浓的大骨汤,让大家感受了冬日里的温暖。但是,善良的人们也不好意思一直吃不要钱的面,于是也不常去。不过,老板甚至会打电话让他们过来吃,每天老板都会在店里热情地招待他们,与他们亲切地聊天,让他们可以更安心地在这里吃饭。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面馆吃面,张成良也变得越来越忙碌。在旺季准备食材的时候,他甚至经常早上四点多就需要起床,一直忙碌到晚上一点多才能睡觉。虽然工作非常地辛苦,但是他看着工人们真诚的笑容和心满意足的样子,就觉得一切都十分值得。
在夏天的时候,张成良还为店里就餐的人准备一碗免费的清凉解暑绿豆汤。为了能帮助到更多的人,张成良还在门口放了一批免费的雨伞和打气筒,以避免工人们遇到突然下雨而没有带伞被淋湿。
张成良的爱心感动了很多人,有很多志愿者自愿到面馆里帮忙,有大学生,有退休的老人,有教师,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温暖着这个城市。
成良面馆出名后,引来了许多客人,店铺也逐渐有了收益,张成良把存下来的钱全部捐给了贫困地区的孩子,并做好了每一笔收支的记录。在五年多的时间里,他资助了175名中小学生,为他们的学业尽了一份力量。
张成良曾经说过:“只要有我在,这家店就会一直开下去。”但是,张成良却在2018年年底因病去世,熙熙攘攘的面馆一下子冷清起来,门口的“停止营业”四个大字,让人格外痛心。
张成良因为不想让大家担心,一直到去世前一个月还在面馆坚持工作。他走后,这世上就又少了一个真正热心公益的人,一个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人。
一颗公益的初心张成良,一个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提名为“中国好人”的人,他身上究竟有怎样的故事?
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从小就立志长大要努力工作,带上家人过上好日子,好好孝顺母亲。他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做到了杭州联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早早地实现了财务自由。
张成良还是一个旅游达人,他的梦想是用脚步丈量这个世界。他去过许多国家和地区,见过右手拿着火炬、左手拿着《独立宣言》的自由女神像;见过高耸如云象征浪漫的埃菲尔铁塔;见过了见证自由落体实验的比萨斜塔;见过了人类八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等等。他甚至还去了南极探险,在冰天雪地里留下了一张和企鹅合影的照片。
因为父亲早早离世,没能对父亲尽孝,张成良一直感到十分遗憾,所以把全部的孝心都用在了年迈的母亲身上。2008年,47岁的张成良决定回归家庭,带着年近八旬的母亲周游世界,好好陪伴母亲。
他花了十年多的时间,走遍了中国全境,在祖国的壮美山河上留下一对母子的足迹。那时候的张成良只是想照顾好自己的家庭,直到一次柬埔寨的旅游改变了他后来的人生轨迹。
在柬埔寨旅游时,张成良看到了许多小姑娘沿途买一些特产或者明信片之类的小东西,这些孩子的年纪都很小,有的甚至未满10岁。这样年纪的孩子,在我们国家里,应该在明亮的教室里受着九年义务教育,可她们却不得不为了生计而奔波。
他一直都记得一个十岁左右的女童,穿着洗得发白的T恤,黝黑的皮肤,干瘦的身体,一双黑黑的大眼睛流露的全是希望。
张成良自己也是做父亲的人,也有一个孝顺的女儿,从小视为珍宝,不忍这些孩子辛苦,他便买下了所有东西。其中有张明信片背后的话,深深地触动了他,让他久久不能忘怀。
那张明信片上有一排整齐的字,上面写着:哪怕你以后丢了这张明信片也不要紧,但请不要忘了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这也坚定了他要帮助他人的决心。
一个全新的事业2013年,当索马里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的战火中,张成良毅然决然地去索马里做一名中国志愿者。当时的索马里战火纷飞、尸横遍野,甚至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愿意给他办理保险,身边的人也不断劝阻他,觉得这样做实在太危险。
张成良甚至不得已写下了一份免责声明,生死完全由自己负责,与索马里使馆无关,不需要其承担任何责任,他也是全球唯一一个以个人名义前往索马里的爱心人士。
尽管去索马里之前,张成良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了解了当地的情况。但是当他亲身来到索马里时,还是被当地的惨状震惊了。干旱贫瘠的土地上一个个孩子光着屁股、赤着脚,一个个简易的帐篷就扎在这片荒废的土地上。
既没有能遮风避雨的屋子,也没有干净的水源,人们甚至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因为长期缺乏营养,很多人都瘦得皮包骨头,眼睛也深深地凹陷下去了。
张成良在战地军队保护下给索马里一家当地医院——摩加迪沙公益医院送去了紧缺的医用制氧器和抗生素药品,还给当地的难民带去了自己几百桶奶粉和无数箱糖果以及日用品,希望能给当地人一些绵薄的帮助。
张成良在索马里一呆就是半年,尽自己所有的力量帮助当地的人们。虽然他的英语并不好,靠着比划和基本的单词,他竟然在这片土地上还是呆了半年多。期间,他也曾经历枪林弹雨,虽然也会胆战心惊,但是更多地感受到我国的和平氛围,对动乱地区的人也生出了更多的怜悯之心。
在半年之后,为了不让家人担忧,张成良选择了回国。在他回国的时候,无数受到过他帮助的人纷纷赶来表达感谢,他们真诚地笑着,拉着一张白色的布幔,上面用绿色的大字写着:“友谊天长地久”。他们用蹩脚的中文道出了心里最诚挚的谢意。
回到国内,张成良选择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做公益,公益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2013年,他在杭州市建国南路开了第一家公益面馆,面馆坚持“给有困难的人提供一碗热腾腾的面”,采用“你吃一碗面,我捐一元钱”的方式,给困难学生送去帮助。
每当看到贫困山区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张成良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他每年都会亲自去山区几趟,为里面的孩子带上崭新的书包,文具和书本。每次他都会在这里呆上几天,耐心地教导孩子们书本上的知识,细心地询问他们还有什么需求,贴心地陪他们玩各种小游戏。
孩子们也都很喜欢他,每次听说张叔叔来看他们后,他们都兴奋地趴着教室门口,等张成良打开白色的面包车后,孩子们都会一拥而上欢快地喊着:“张叔叔!张叔叔!”争先恐后地和他打招呼。
当孩子们知道张叔叔永远地离开了他们,都泣不成声。张叔叔给他们买的衣服、书本和玩具还在,可是他却永远地先离开了。
张成良是一个普通的人,在他做慈善的时候,一直有人质疑他是在作秀或者炒作,打着公益的幌子来实现某种目的,甚至有些人给他的面馆恶意低分,故意发布不好的言论。只是一颗永恒的爱心,让他不畏惧这些流言,坚持做公益。
在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网聚正能量,传播善动力》的论坛上,张成良以公益使者的身份宣传了自己的公益故事,他明确地说:“我们就是要‘高调’做公益!慈善需要去传播,爱心才可以传递。利用好互联网做公益,更高效!”
他在现实中也把商业和公益结合,一直传播微公益的理念。他说,公益不在于你实现了财务自由或者是达到某一定的存款才开始做,而是我五元,他十元,积少成多,把大家的力量凝聚起来,就会成为一股不得了的力量。公益不在于一个人捐出多少钱,能力有大小,但是爱心却没有轻重,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才可以变成美好的人间。
张成良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一直到他去世前,面馆都还在经营。他曾经说过,虽然一个人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是一杯水、一碗面却可以温暖一个陌生人。虽然他走了,但是他的爱心会继续传递下去。
联合国的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仍有将近7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人均生活费每天不足1.9美元,折合成人民币12元;有大约18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超过32亿的人每天人均花费仅有5.5美元。数据还显示,全球仍有40亿人没有任何的社会保障;全球每5个孩子之中就有一个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贫困给他们的带来的伤害,疾病、辍学,失业,将会伴随着他们一生。
即使我们不能像张成良一样只身前往索马里那样战火纷飞的地方做公益,做慈善,我们仍然可以在自己的周围,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为美好的社会做一份贡献。如果说,世上有什么是共通的,那一定是爱和希望,它们可以跨越国家、民族、种族,带来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我们可以捐赠自己的衣物;我们可以在别人困难时伸出双手;我们可以从自我做起,抵制消费主义,减少浪费,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捐款;我们可以在遇到不公正的事情时发声。
我们可以为公益做的事情很多很多。首先,我们可以先做好自己,再去影响身边的人,最后带动社会上的人。让爱心长存,让公益永驻。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温暖的人间。
谨以此文纪念张成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