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于凤至身穿貂皮搂着宋氏两姐妹合影,风光无限气场强大!

琦琦评过 2025-02-12 11:55:14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娶妻当娶于凤至”这句话虽然看似是人们对婚姻的选择,但实际上也是对于凤至的一份肯定,因为有“凤命”因此成为了张作霖的儿媳,张学良一声“大姐”却困住了她的一生。

于凤至如若不是因为爱上了张学良,那么她的这一生也必定将是不同的光景,她与传统女子并不同,于凤至的胆识、教养与才华都非常惊艳。

可即便如此完美也换不来张学良在她身边长眠,哪怕将所爱之人拱手相让只为换取死后同穴,可她临终的遗愿却没能实现,于凤至的一生有多少传奇又有多少悲情呢?

于凤至是商贾之女,家中的钱财无数,在她嫁给张学良的时候家中就为她备下了丰厚的嫁妆,虽说是女子但是家中却愿意送她去上学,这与传统女子的只字不识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并且于凤至的能力是非常出众的,凭借自身的学习能力她顺利从奉天女子师范学校毕业,无论是家室与自身教育匹配张学良都是绰绰有余的。

不过在当时来说也有不少官宦之家的女儿能够供张学良选择,为何他的父亲张作霖就偏偏相中了于凤至呢?

这其中就牵扯到了父辈之间的情谊,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是东北非常有名望的富商,张作霖在被官兵追杀时曾接受了他的帮助,那时候就已经立下誓言日后一定报答。

可奈何等到张作霖真正入主奉天的时候,曾经的承诺却不想履行了,于文斗虽说不悦但是也不能让自己的女儿委屈。

而让张作霖改变主意的是一个算命先生所说的话,在于府算命之人给于凤至卜了一卦,而这一卦象直接就表明于凤至乃是“凤命”,能够娶到她绝对是能让家族锦上添花的。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张作霖当即就定下了这门婚事,此时的于凤至18岁张学良才15岁,因此两人在结婚后张学良才会用“大姐”来称呼于凤至。

订婚这件事起初张学良也是非常不同意的,因为他一直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传统理念,不过后来因为父亲的一番话外加看到了于凤至,为她的学识和美丽所心动,最终才应允下来。

而老帅张作霖的一番话却为于凤至今后的“爱而不得”埋下了伏笔,那么老帅又是如何劝慰张学良接受这门婚事的呢?

张作霖直接表示儿子的原配夫人选择谁必须听他的,不过张学良在他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为了让儿子宽心,他表示如若真的不喜欢,日后两人就减少接触。

让儿媳跟着家中妈妈就行,并且还给张学良透露,只要答应结婚,日后他在外找女人,张作霖全然不管。

也正因如此,两人顺利结婚,于凤至在几位妈妈的“调教”下成为了张家的“当家主母”,婚后两人还生下了三子一女。

可以说于凤至对张家的贡献是巨大的,不仅将孩子照看得非常好,就连府中上下事宜也都是打理得井井有条,张作霖从心中也是非常满意这个儿媳。

张学良在婚后也看到了于凤至不同寻常的一面,可以说正因如此才让他转变了原本反感的态度,而于凤至面对张学良的“冷淡”也并不灰心。

在她看来,夫妻就是弓与箭的关系,妻子就宛如弓,如若弓出了问题,无论箭是何种上好材质打造有多锋利都是无法射出去的。

她的放纵也让张学良非常满意,对他来说女子持家是应该的,男子的事情不应该过多的询问,不过张学良在此事上却是有些“双标”的。

他希望于凤至不过问他外边女子的事情,但是在一些重大活动或人脉关系需要维系时,他却都是带着于凤至一同前往。

于凤至对他的滚滚爱意在张学良心中却是轻如鸿毛,如若说于凤至不是一个有智慧的女性,或许她的结局会和传统时期众多发妻一样,在丈夫的不闻不问中悄然离世。

虽说光看于凤至的照片无法感受到她的美丽,这也是基于当时那个年代照相技术并不发达,有时候拍摄出来的画面还不及真人的一半。

因此才有不少人认为张学良是觉得于凤至不漂亮,但殊不知于凤至的美貌就连末代皇帝溥仪的亲弟弟溥杰看到都忍不住赞赏。

两人的一次相遇,溥杰就大为赞赏于凤至容颜姣好,甚至用了“雨后清荷”来形容,由此可见,于凤至真实的容貌还是非常清秀和明艳的。

张学良的这一生经历过许多重大的变故,可正因为有于凤至在身边才能屡次化险为夷,或许这也是对应了曾经算命先生所说她有“凤命”。

只可惜张学良并没有珍惜,于凤至的胆识过人,这一点在张作霖离世时就能够看出来,皇姑屯事件一出,张作霖被炸成重伤,回到奉天家中后不久就离世了。

于凤至深知此事不简单,日本方面一直虎视眈眈,加上此时张学良并不在奉天,一旦发丧,不仅军中人心惶惶,其余各方势力也会向奉天进攻。

而最严重的就是会直接导致奉天易主,张学良回不来,军中就会有狼子野心的其余人妄图顶替,日本方面也会试图瓦解奉系军阀。

因此于凤至就慎重的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密不发丧,除此外于凤至因为担心这个秘密被人识破,因此还专门请了外国医生假意为张作霖诊治。

家中上下全部都当张作霖正在养伤一般,每天都会有新鲜的水果和鸦片送往养伤的小青楼,一日三餐也都会按照张作霖喜欢的吃食送进去。

而日本方面心中也十分怀疑,经常会派遣所有的“慰问人员”前往府中,实则就是为了打探张作霖的真实情况。

尽管心中非常担忧,可面对日军于凤至还是表现得十分淡定,全然看不出是刚刚失去了父亲的模样,她与五妈妈一起配合,和日军周旋,终于等到了张学良赶回奉天。

等到张学良顺利将东北军的大权接过这才将张作霖离世的消息传递出去,等到日本方面知道自己被骗以后,也已经于事无补,因为此时张学良已经成为了东北军的“领导者”。

于凤至巾帼不让须眉的处事态度从一定程度上让东北军走得更远,也让张学良体会到了统治东北军站在权利顶峰的滋味。

对于张家于凤至是全身心投入的,没有掺杂任何一丝“邪念”,而要说于凤至对于国家时局最大的贡献那就是结束了北洋政府和军阀的混战局面。

虽说凭借她一个女子,想要独立完成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张学良想要易帜的时候她全力支持,这才让摇摆不定的张学良下定了决心,顺利完成了东北易帜。

这也让张学良在世人的心中有了闪光点,于凤至在面对张学良的众多选择中她却只有一个唯一的选择,那就是无论何种境地都无怨无悔的跟随张学良。

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之后可谓是人生的低谷时期,从南京一直转移到贵州,于凤至都陪伴在侧,实际上于凤至完全可以凭借自己与宋美龄之间的关系全身而退。

可是她却选择陪伴在张学良的身边和他一起度过,在幽禁期间,她还利用自己的关系去求宋子文,甚至请宋美龄的母亲出面,因为曾经在一次宴会后,于凤至就成为了宋美龄母亲的“干女儿”。

只可惜最终都是白费心力,在长期的奔劳中,于凤至也不幸染病,为了治疗只得前往美国救治,而这一走她却再也没能见到曾经挚爱的“少年郎”。

这张照片就是拍摄于宋美龄和于凤至初次相见的时期,可能单看照片上几人亲昵的模样会认为三人都是多年的好友,实际上这只是三人的初次会见。

当时蒋介石为了笼络张学良因此特意让宋美龄陪同于凤至在南京游玩,她们都是军官太太因此也有许多共同话题,一来二去就成为了至交好友。

于凤至也非常聪明,她明白张学良日后也需要蒋介石的帮助,因此就认了宋母为“干妈”,让这层关系更加亲密,只可惜后来这层关系并没有成功“救出”张学良。

在于凤至前往美国治疗的期间赵一荻去到了张学良的身边,陪她一起度过了那难熬的监禁时光,而于凤至在国外也是九死一生。

因为化疗几乎掉光了头发,为了保命摘除了左乳,原本以为保住了性命就能重新回到张学良的身边,可无奈蒋介石从中作梗,一心的等待最终只盼来了离婚的消息。

可即便离婚了,但于凤至的内心却始终没有忘记张学良,甚至在晚年时还曾表示自己的心永远都是属于张汉卿的。

按照约定,张学良离世以后应当和于凤至同穴,因此在于凤至死后还在自己的墓穴旁留下了一处空穴,永远等待着张学良。

只可惜,张学良在死后却和赵一荻一起安葬在了夏威夷东海岸著名的神殿之谷纪念陵园中,于凤至只能永远孤零零的葬于洛杉矶玫瑰园公墓。

这一辈子,无论生死她都没有等到那个爱如骨髓的“张汉卿”,张学良在晚年时多次表示自己辜负了于凤至,可尽管如此,他也没有完成于凤至的临终之愿和自己曾许下同穴的誓言。

因此才在“娶妻当娶于凤至”这句话的后面留下了一句“嫁人莫嫁张汉卿”,她的痴情就像是一场独角戏,她的故事也是告诉所有人一个道理,爱别人的前提是先要爱自己。

参考资料:

今日女报——于凤至:因包办婚姻嫁给张学良,著名的“东北易帜”她功不可没 2018-05-30

中国新闻网——张学良先生的三次婚姻 2001-10-16

中国新闻网——于凤至苦等张学良:生前买豪宅 临终留空墓 2009-11-22

7 阅读:525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