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日战争那会儿,八路军在山东混得风生水起,队伍壮大,战马雄壮,还稳稳当当地建起了根据地。说到这成果,就不得不聊聊黎玉这家伙,他可真是功不可没。
打仗那会儿,黎玉挑了不少大梁,像山东省委书记、山东军区政委,还有新四军副政委这些大官儿,他都干过。他的地位,跟罗荣桓、徐向前这些元帅比起来,那是一点也不逊色,都是咱们队伍里的头号人物。
新中国一建立,黎玉跟那些以前一起搭档过的元帅们比起来,不论是名声还是职位,都差了一大截。他的职位一落千丈,慢慢地也没啥人知道了。这到底是因为啥呢?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大功臣】
黎玉是山西人,他年轻的时候特别活跃,加入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还接受了革命的理念。后来在冯汉瑛等人的引荐下,1926年9月,他正式成为了共产党员。
蒋介石搞起“四一二”那个反革命大动作后,黎玉因为投身革命,前前后后被逮了三次,受了不少罪。可他呢,愣是没被这些磨难打倒,理想和信念依旧坚定得很。
1935年那会儿,中共山东省委被敌人给搞得一团糟,急需上头派人过来掌舵。刘少奇,北方局的大当家,他挺看重黎玉,就让他去山东挑大梁,当上了省委书记。
黎玉一到山东,他的命运就跟山东的老百姓紧紧绑在一块了。他在那儿埋头苦干了十三年,真可谓是倾尽所有。
抗战那会儿,日本鬼子占领了山东济南,韩复渠这家伙不打就跑,弄得局势紧张得很。为了收拾那些日本侵略者的狂妄劲儿,黎玉赶紧召集中共山东省委的人开了个急会,商量对策。最后大家一拍即合,决定趁日军还没到泰安,先在徂徕山搞一场武装起义。
后来,山东的八路军人民抗日游击队伍组建起来,黎玉做了政委。起义后,他们的人马很快就多了起来,专门埋伏打击前来侵犯的日本鬼子。这支队伍因为深得老百姓的心,仅仅四个月时间,人数就涨到了五千人。
凭借这次胜利的经历,在黎玉的带领下,山东省委很快组建了好几支抗日游击队伍,让共产党在山东领导的抗日武装人数涨到了好几万。
1938年那会儿,黎玉跑到延安去报告工作,结果毛主席特别上心,还特意抽空见了他。听说山东那边搞得挺不错,毛主席乐坏了,立马喊话各地,让大家伙儿向山东看齐,向黎玉学习。他还说要派兵去山东,全力给黎玉撑腰,帮他开展工作。
没多久,按照毛主席的命令,八路军在山东搞起了个大名鼎鼎的纵队,黎玉就当上了政委。这个纵队下面管了八个支队,加起来有四万人呢。后来,115师的主力也到了山东,黎玉特别给力,跟徐向前、罗荣桓一起管着山东的事儿,他们三个不分大小,都是头头儿。
华东局建立起来后,黎玉就挑起了副书记和新四军副政委这些重担,跟陈毅一起工作。说实在的,山东根据地的成长和强大,黎玉真的是出了不少力,给党和军队的发展帮了大忙。
【自我牺牲,顾全大局】
黎玉在山东那边搞出了不少大动静,这功绩明摆着,谁也不能否认。到了1947年,饶某跳出来接手了华东局的工作,心里头那点想当老大的念头藏都藏不住。他和康某一合计,就把矛头对准了黎玉带头的山东本地干部们。
饶某给黎玉安上了好多不实的罪名,把他在山东干的活儿全给否定了,搞得内部很不和睦,还让不少地方上的干部受了冤枉。
对于饶某那没来由的责怪,山东当地的干部们盼着黎玉能勇敢地站出来,直接向中央反映情况,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讲明白,别平白无故地承受那一堆冤枉“罪名”。
在当时那种整体情况下,黎玉决定把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个人的得失放在一边。他只是在华东局的小范围会议上为自己辩解了几句,在大家面前违心地做了自我批评,还默默承受了不公正的指责。就这样,黎玉带领的那一拨山东本地的干部,为了顾全大局,不惜牺牲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黎玉为啥要这么做呢?说白了,那时候解放战争正处于决定胜负的紧要关头,得大伙儿一条心对外,不能自个儿窝里斗。黎玉他不光是山东省的一把手,还是华东局的副书记、新四军副政委,管着钱粮、支援前线这些大事儿。所以啊,他得听指挥,跟着领导班子一块儿打敌人。
新中国成立后,黎玉接连遭遇了好几场政治风波,每次都受到冤枉和委屈,结果他的职位就一路下滑,掉得特别厉害,名气也跟着一落千丈,大不如以前了。
在那个特殊的十年里,黎玉可真是遭了大罪,受了不少苦头。尽管经历了重重困难和折磨,黎玉心里头还是一直相信着党和国家,坚信总有一天事情会真相大白,自己也能得到平反昭雪。
阴谋团伙垮台后,黎玉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他特别努力,从不考虑自己能得到啥好处。黎玉心里一直背着过去的重担,总想着这辈子能讨回公道。到了1986年3月13日,他总算是接到了中央来的消息,说他被平反了,名誉也恢复了。
那时候,黎玉的情况已经很危急了,当他接到平反的消息时,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真是感受到了党组织深深的关心和温暖。又过了大约两个半月的样子,黎玉在北京安静地离开了人世,走完了他80年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