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耶,他把固收+玩出了新花样!

觅荷谈商业 2025-03-10 13:56:51

固收+又杀回来了!

最近两天看了下数据,“固收+”的标杆产品——二级债基,2024年新发募集规模1043.9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数据来源:wind,募集规模来源于基金产品上市公告等法律文件,统计区间为2015/01/01-2024/12/31)

和规模相对应的是,固收+整体收益率也不错,截至2月28日,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固收+”基金年内单位净值增长率为正,超270只固收+产品的单位净值在2月底创成立以来新高(数据来源:wind)。

出色整体表现背后,是不少固收+产品在股债配置上玩出了新花样。

一、今年的固收+基金,有了一些新玩法

年初至今,股债跷跷板呈现的比较明显了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6)

权益市场在科技的带领下,出现非常不错的结构性机会,其中科技股扎堆的科创综指已经上涨超15%。(数据来源:Wind,截至3月6日)

债券市场就更纠结了。

资金面紧张+降准降息预期迟迟无法兑现,让近期债券市场多少有点逆风期。

虽不至于走熊,但再想和之前一样每天“数蛋”的难度提升。

反倒是凭借其“能攻能守”的特性,一些固收+是把“甘蔗的两头”都吃上了。

比如华泰柏瑞锦瑞,这只基金配置的非常有意思,是“债+红利+科技”。从最新披露的四季报看,股票持仓占比为9.61%,前十重仓股里面,红利与科技几乎刚好各占一半。

华泰柏瑞锦瑞债券2024Q4前十重仓股:

(数据来源:Wind、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4.12.31;注:标红为红利资产,标黄为科技资产)

我之前还写过一波高波固收+,很少有股票增强的策略会做如此细分的。但华泰柏瑞锦瑞是摆明了自己又做了一个哑铃策略。

这种配置思路,在当下的市场环境来看,个人而言还是比较认可的----既能享受债券市场的稳定收益,又能通过权益仓位捕捉股市上涨的机会,而且科技与红利各占一半的权益持仓,也充分考虑到了后续市场风格切换的可能性。

咋说呢,有一种一站式解决了“纯债资产打底”+“红利防御”+“科技龙头增厚”的配置方案。

很妙。

二、“会玩”的基金经理,什么路子?

看了一眼,这只基金的权益部分是由叶丰在管,自2014.6.14任职以来,累计回报9.22%,大幅超越同期业绩基准(+1.97%)和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指数(+3.83%),超额收益明显。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5)

而且比较难得的是,在2024年6月14日-9月23日期间,大盘经历一波超10%的回调时,二级债基指数也回撤明显,但期间华泰柏瑞锦瑞的净值从未低于他接管前的1.04,意味着从叶丰接管到任意时点产品都是盈利的。

但后续受政策利好刺激大幅反弹时,华泰柏瑞锦瑞又相对二级债基指数展示出了更高的弹性。

从2024年9月24日至今2025年3月6日,华泰柏瑞锦瑞收益率为9.35%,而同期二级债基指数为5.97%。

而叶丰管理的权益类基金华泰柏瑞致远混合表现也相对较好,自2023年6月12日任职以来回报10.94%,同期沪深300几乎原地踏步(+1.72%)(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5)。

简单复盘了一下叶丰的操作,大方向很简单,主要是在宏观择时的基础上,去年上半年保持较低仓位、增配红利资产,下半年及时加仓并向科技股倾斜,把握市场贝塔的同时还抓住了市场结构性机会的结果。

华泰柏瑞致远混合历史权益仓位:

(数据来源:定期报告)

从后视镜看,这样的配置很简单。但哑铃策略的难点就在于你必须比市场更为前瞻的清楚两端到底应该配置什么样的资产,并在合适的时候加减仓。

比如12年的哑铃是稳增长+创业板;14年的哑铃配置是低估值修复、一带一路+移动互联网;19年是白酒+TMT。

它是随着市场的情况在不断变的。

翻看叶丰的季报,其实在2023年基金成立之初他就已经看好科技,同时确定了红利+科技的哑铃策略,而当初,谁又能相信科技会有如此炸裂的行情呢?

不过了解叶丰的职业路径,这种配置似乎又是偶然中的必然。

他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投资系,和基金经理不一样的是,他曾经在央企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任职,还曾借调于国家发改委投资司。

所以他的宏观能力相对还是比较强的。

此外,他还担任过有色金属、计算机行业的高级研究员,在成长和周期板块均有超10年的深厚积淀。

换句话说,他是较为擅长在周期、红利、成长三大板块挖掘标的。换句话说,如果他来管固收+基金,感觉就像直接找了一个人帮你配齐整了A股容易产生贝塔的板块。

这样的基金经理,由他来打理固收+的权益部分资产,我个人是比较放心的。

华泰柏瑞目前新发一只二级债基——华泰柏瑞锦华债券(A类:022393 ;C类:022394),就是由叶丰管理的。

而债券部分,则配了华泰柏瑞固定收益部副总监何子建来负责。

何子建擅长宏观研究分析及债券投资,注重波动控制,管理的华泰柏瑞丰盛纯债也是口碑不错的产品,基金任职回报26.46%,年化回报4.01%,大幅跑赢同期业绩基准(10.18%)。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5;注:何子建任职日期为2019.3.18)

当下阶段,这两个人搭配发固收+,多少有点强强联合的味道。

而从新基金投资方向来看,权益部分依旧是关注三个方向:红利、有色、计算机:

红利受益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

有色板块里的黄金、稀土对冲不确定性;

计算机行业分母端驱动特征明显,而且受益于AI浪潮带来的产业机会。

而就个人而言,如果从全局角度打理自己的资产,估计也会选择固收保命+红利打底+科技增强的策略,原因还是既要又要心理(手动狗头):既要求稳,又不甘心完全踏空这轮科技浪潮。

另外从宏观角度,其实也有一些好的变化在发生。2025年2月PMI数据大幅超预期,表明企业复工复产加速,经济复苏趋势明,而债券市场在经济复苏初期通常表现稳健,为二级债基提供了坚实的收益基础。

并且,从历史数据看,二级债基的长期收益率也显著高于纯债基金。从长周期配置的角度,二级债基相比纯债基金,是更具吸引力的。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5)

所以如果你既不愿承担过高风险,但又希望不错过红利、科技这两条主线,从而获得一定收益的投资者而言,华泰柏瑞锦华债券(A类:022393 ;C类:022394)无论是作为资产配置的“压舱石”,还是长期持有,可能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标的。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0 阅读:53

觅荷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