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大运会之后,2025年,成都又将迎来一项世界级的体育盛会——第12届世界运动会。
关注体育产业的朋友应该知道,世界运动会被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称为“二级奥运会”,其能级并不比大运会低。
目前,距离这项盛会启幕已经不足4个月,且个别项目的巡回赛已经召开。
令人好奇的是,和大运会相比,不论是资金投入,还是赛前预热宣传,这次的世运会着实过于“低调”。

能被称为“二级奥运会”,世运会自有它的份量。
作为非奥运比赛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世运会的举办周期也是四年一次,比赛时间在每届奥运会的次年,竞赛项目以非奥运会项目为主,与奥运会相互补充。

▲成都2025年世运会比赛项目,图据世运会官网
不过,世运会与奥运会的理念有很大不同。
奥运会的体育竞技色彩更浓,倾向于不断挑战和突破人类的运动极限;而世运会则以感受运动氛围、传播生活方式为主,表演色彩更浓厚。
当然,从赛事能级来看,世运会的水准一点儿也不低。但为何和大运会的筹办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从场馆建设资金来看,大运会花费了约180亿元,世运会却只有5亿元左右,差了整整有36倍之巨。

▲东安湖体育公园,图源网络
从场馆建设数量来看,大运会全面建成49个场馆,其中新建场馆13处、改造场馆36处,场馆功能硬件和服务软件全部达到国际比赛标准,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世运会选定28个场馆、场地进行升级改造,其中现有场馆13个,临建场馆14个(部分场馆会在赛后拆除),改造场馆1个。

▲图源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成都大运会遵循“绿色、节俭、必须”办赛原则,世运会也延续了这一理念,将“绿色、节俭”进行到底。
从3月底东部新区举办的2025年世界运动会巡回赛(成都站)就可以一窥端倪。巡回赛采用“巡回赛-正赛”场馆共用模式,80%设备采用租赁循环利用,地掷球场砂石选用乐山本地资源替代海南输入等,实实在在地践行了绿色、节俭的理念。

▲2025年世界运动会巡回赛(成都站),图源运动成都
其实,细细想来,有了大运会高标准的场馆硬件和城市配套升级做铺垫,两场盛会资金投入36倍的巨大差异也不难理解,甚至可以把世运会视作对大运会投入的“平仓”。
不过,让人疑惑的是,大运会筹备期间无处不在的赛前预热宣传,并未在世运会再现,举办世运会又将为成都带来什么呢?这就要从世运会的特点来进行观察了。

既然与奥运会互为补充,世运会自然聚焦在非奥项目上,如无人机、飞盘、攀岩、武术等,这些项目虽竞技性稍逊,但更具趣味性、观赏性和参与感。

▲世运会部分项目,图源世运会官网
例如,成都世运会就首次将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让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登上国际舞台。届时,在短视频平台广受外国朋友喜欢的中国武术,将在长拳、刀术、棍术、南拳、南棍、太极拳、太极剑等极具观赏性的项目比赛中,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

▲图源国际武术联合会IWUF
融合了力量与技巧的俄罗斯传统格斗技术桑搏,则是本届世运会唯一的新增项目,我们也将在成都领略到它的独特魅力。我们或许可以期待,未来世运会的舞台上将可以欣赏到更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竞技表演。
这些异彩纷呈的项目在展示体育精神的同时,更是一个展示体育运动多样性的载体。

▲世运会部分项目,图源世运会官网
它们对于比赛场地的要求自然也与以竞技为主的项目有很大不同,所以我们看到,世运会选定的场馆场地中,公园占据了大量篇幅,如桂溪生态公园、天府公园、兴隆湖湖滨赛场、青龙湖湿地公园、三岔湖桃花岛赛场等,这些都是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成果,世运会的召开将其推上了更大的展示舞台。

▲兴隆湖湖滨赛场,图源网络
观赏性十足的项目+湖光水色的比赛场地,一帧一画都可出圈,这简直就是绝配!

参赛主体也是世运会和奥运会大不同的一点。
奥运会以国家为单位参赛,运动员代表着国家荣誉;而世运会却允许运动员以个人或单项协会名义参赛,更注重个人技艺的展示与交流。因为其丰富的文化活动、展览和娱乐项目,从某种角度讲,它更像是一场全球体育爱好的狂欢活动。

▲世运会部分项目,图源世运会官网
正因如此,世运会的参赛者具有更多的自主性。
随着China travel热的兴起,除了比赛之外,即将涌入成都的5000人中一定不乏对成都这座城市甚至中国充满好奇,想借此机会亲自来看看我们的网红“花花”,近距离欣赏川剧“变脸”精妙之处,在人民公园的院坝里悠闲地晒太阳喝盖碗茶,或者和坝坝舞的嬢嬢们battle battle的外国朋友……

▲人民公园鹤鸣茶社,图源文旅成都
热爱体育运动的人,必然对生活抱有同样的热情。他们的到来,是一场不同生活方式的碰撞,也将为成都式幸福生活带来更为广阔的传播。

文化的多元融合也是世运会非常重要的特点。
事实上,不管是前面所讲的竞赛项目的多元性,还是类似嘉年华的体验感,都是文化的一种表达。
当然,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成都,自然不会错过这个绝佳的文化推广机会。
去年,成都就创新推出了世运项目科普推广活动“世运新十二月市”。

▲“世运新十二月市”系列活动,图源运动成都
成都自古因商而立、因商而兴。唐宋时期就形成了由官方主导按月令举办的专业性市集“十二月市”,并且“月月有集市、市市不相复”。由于其集商贸、民俗、节庆等于一体,兴盛热闹,因而吸引了全国各地商人纷至沓来。
如今,成都这座消费之都正在做强新“十二月市”,搭上世运会这趟顺风车,可以更好地做强做靓新“十二月市”品牌IP。

▲“世运新十二月市”系列活动,图源运动成都
同时,借助“入境消费”热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铺开,有望掀起新的消费热潮。
另外,从“世运新十二月市”的选址来看,从桂溪生态公园、天府芙蓉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到成都SKP、金融城“双子塔”、来福士广场、万达广场,再到黄龙溪古镇景区、武侯祠景区、成都极地海洋公园、郫都区世界科幻公园,一方面串联成都众多文旅资源,另一方面也打造了更多“体育+”的消费场景。

▲“世运新十二月市”系列活动,图源运动成都
产爷还注意到,在“世运新十二月市”的活动中,设置有扎染艺术、步打球等多种非遗项目及各类传统民俗体验活动,是成都4500年的文明史及酝酿出的独具韵味的地方特色文化,全方位的展示了城市的魅力。

▲“世运新十二月市”双“U”集市,非遗扎染艺术手工艺品,图源运动成都

一直以来,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为城市注入活力,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捷径。
通过成都大运会等赛事的举办,在2023年9月发布的《全球体育之都报告》中,成都已位列第八,是亚洲排名最高的非首都城市。
除了城市地位及国际影响力,还有“经济”及“流量”的提升。
数据显示,成都大运会市场开发总规模约26.76亿元,创历届大运会新高;带动相关旅游消费约126亿元。大运会举办当月体育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53%。
2023年成都体育消费总规模约685.8亿元,同比增长18.5%。成都居民人均体育消费约3204.3元,同比增长17.8%。其中,成都体育赛事消费同比增长超过150%。
而成都世运会掀起的全城消费热潮还在持续发酵,8月还将迎来一场更加盛大的全民狂欢,你是否也像产爷一样期待它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