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足不足,有个部位一看便知。这个部位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心灵的窗户——眼睛。
眼睛对我们有多重要呢?有个成语叫作“人老珠黄”,说的就是人老了之后,眼睛也会变得比较浑浊灰暗,一个人的精气神好不好,一个人的气血足不足,看眼睛有没有神,有没有光泽就知道,你看活泼可爱的小孩子,一双大眼睛水灵灵的,明亮而有神。

中医认为:“目受血而能视”,肝藏血,开窍于目,也就是说想要眼睛看东西清楚,想要眼睛润、视力好,必须滋养眼睛的血液充足才可以。
为什么小时候父母总是教育我们少看电视,少玩游戏呢?我们用油灯来举个例子吧。
中医讲究精、气、神,把油灯里面的油比作我们的精,灯里面的火苗就是我们的气,灯点着后散发出来的光就是神。看短视频,刷手机,受到观感和声音刺激后,我们的心脏和大脑起心动念间就会调动“肾”里面更多的“精”去化神,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躺平一天不动,只是刷刷手机看看短视频,也会觉得好累的原因所在。
因为本质上用眼的过程,无形中也是伤精费神的。神”是精气化而来的,而且“精”同时也生血,精与血可以互相化生,“精”消耗的多了,其实就是费血,血不足没有办法滋养眼睛,所以眼睛就会出现干涩、疲劳、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等。

最近门诊上,进入春季后看东西模糊、眼睛干涩的患者特别多,这就不得不说春天常见的4种病,一是感冒;二是过敏;三是眼睛干涩;四是情绪问题,焦虑抑郁,失眠等等。其实除了第一个,剩下的都与肝有关,春主肝,肝藏血,春天阳气生发,容易导致肝火过旺、肝血不足,如果肝血不足的话,在春天,以下这些症状就会加重:1.眼睛干涩、视力模糊;2.面色萎黄、发青、发黯;3.指甲脆弱、易断裂;4.月经不调;5.四肢麻木、抽筋;6.情绪波动,易怒、焦虑、抑郁等;7.头发干枯、易脱落;8.失眠多梦
那怎么补肝血呢?
春天可以适当吃一点补肝肾、补肝血的食物,像熟地黄、黄精、枸杞、桑椹等等,也可以加入一点疏肝的玫瑰花、佛手、菊花、绿萼梅。
还有就是切记不要熬夜,如果长期熬夜、尤其是在肝胆经当令的时间段(半夜11点-凌晨3点)不睡觉,肝胆无法得到充分休息,也容易出现肝血亏虚,肝胆虚火偏旺的问题。
还有就是不要过量饮酒,酒特别容易入肝经,助肝火,长期大量饮酒,会引起肝火过旺,导致肝血亏虚的问题。
我们还要记住:现在已经是惊蛰了,是肝气最足的时候,但也是肝火最旺,肝血最亏虚的时候,所以大家要注意清肝养肝。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分享的内容,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大家如果有身体不适,不要盲目用药,请及时线下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对症调理,我是中医李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