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弘治年间的京城里,两个来自不同地方的举子因为一场意气之争,上演了一出文人之间的对决,这事情要从广东举人伦文叙和湖广才子柳先开说起。
那年京城的春天来得格外早,柳先开住进湖广会馆的时候,院子里的梅花都开了,他的姨父赵士德在京城当大官,这让他走路都带着一股子傲气。
柳先开从小就在诗书中长大,家里的藏书楼比一般人家的正房还大,他爹是前朝的贡生,在当地也是有名的才子。
在湖广老家的时候,柳先开就常常跟人说,这次进京赶考,状元非他莫属,他的诗文在家乡早就传遍了大街小巷。
来京城前,他特意带了一箱子自己写的诗集,准备考中之后送给京城的文人雅士,这些诗集都用上好的宣纸印刷,装帧精美。
住进会馆后,柳先开就开始摆谱,每天穿着锦袍在会馆门口晃悠,看到其他举子都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
有一天早上,他突发奇想,拿出一张大红纸,写上新科状元柳五个大字,贴在湖广会馆的大门上,引来不少人围观。
这事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各个会馆,有人说他狂妄,有人说他自信,但更多的人都在等着看热闹。
柳先开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每天该吃吃该喝喝,还时不时去拜访京城里的达官贵人,日子过得不要太舒坦。
伦文叙来京城的时候,身上的盘缠刚够住进广东会馆,他的行李就一个布包,里面除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就是几本考试要用的书。
在京师大学堂读书的时候,伦文叙就以才思敏捷闻名,特别是对对联,更是无人能及,同窗们都叫他鬼才。
那天他路过湖广会馆,看到门口贴着新科状元柳的大红纸,心里就觉得好笑,这人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站在那里看了一会,伦文叙突然灵机一动,拿出随身带的毛笔,在那五个大字下面添了个未必。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柳先开得知后,立马带着一帮湖广举子杀到广东会馆,非要跟伦文叙比试对联不可。
伦文叙看到这阵仗,不慌不忙地站在会馆门口,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就等着柳先开开口。
围观的举子越来越多,有人说柳先开仗势欺人,有人说伦文叙故意挑事,但更多的人都在等着看这场文人之间的较量。
这场对决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大街小巷,连茶馆里的说书先生都开始编排这个故事。
湖广会馆和广东会馆本来就是邻居,平时两边的举子没少打交道,但这次的事情让两边的气氛都变得紧张起来。
柳先开的姨父赵士德也听说了这事,但他觉得这是小辈之间的较量,不好出面干预,只是让人带话给柳先开,让他别太过分。
伦文叙这边也不示弱,他虽然没有权贵亲戚,但广东会馆的举子都站在他这边,大家都等着看他怎么收拾这个狂妄的柳先开。
两边的举子私下里没少议论这事,有人说柳先开是仗着有靠山才这么嚣张,也有人说伦文叙是故意找茬,想出名。
这场风波闹得越来越大,连京城里的其他会馆都开始关注,大家都想看看这两个才子到底谁更厉害。
在京城赶考的举子们平时都憋着一股劲,这下有了热闹看,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整天打听这事的进展。
这场对决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较量,更像是南北文人之间的一场较量,大家都在等着看结果。
小编下面没了
最后是不是把小编的狗头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