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黔行,9日贵州自驾游之云山屯、天龙屯堡、天台山伍龙寺

陪着老妈去旅行 2023-04-09 09:55:54

六百多年前,已经投降大明王朝的元梁王在云南叛乱,朱元璋发动了平滇战争平息了叛乱,为巩固江山,让前往平叛的30万江南大军留守在云贵高原,并将他们的亲人也全部迁往云南、贵州等地。贵州安顺是中原进出云南的门户,要想控制贵州和云南,安顺必须牢牢抓在手里,并以安顺为中心,在通往云南、四川的驿道沿途广设军屯、驿站,屯兵数十万……

六百年风雨飘摇,如今,明朝这些事儿,仅存于史书典籍之中,也许是因为大山的阻隔,历史却把这里遗忘了。朱元璋当初也绝没想到,经历了更朝迭代,世事变迁,当初他的一道圣旨,却让扎根于安顺地区的留戍者们顽强地将大明朝的文化世世传承延续至今,让我们能够从这一枝独秀的屯堡文化中感受到了600年穿越而来的大明遗风。

云山屯

早上离开宾馆时下了一夜的雨才勉强停住,原导航前往天台山伍龙寺,却导到了云山屯,向高德提交了导航错误的信息,伍龙寺在天龙屯堡附近,距这还有十多公里。但沿途风景很养眼,没想到还能看到春意盎然的油菜花。

在云山屯发现山顶上也有个寺庙,一时有些恍惚,莫非真是天台山上的伍龙寺不成,变化也太大了吧,探听了一下这是云鹫山的云鹫寺。

将错就错就到云山屯看看吧。云山屯在半山腰上,开车上去坡还是有些陡。

循着山路上山很快到了云山屯的屯门,屯门前有个很小的空地能够停车。碑是2001年立的,上写“云山屯古建筑群”,目前免费,如果不去云鹫寺,游览40分钟足矣。

一直纳闷儿为什么路上的风景指示牌写着是云峰屯堡,这里却写着云山屯,原来云峰屯堡景区实际是由云山屯、本寨、雷屯、小山寨等八个屯堡村寨组成,是明初征南大军屯驻的核心区,每个寨子都建有寨墙、碉楼,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初屯堡文化村群落,被誉为“冷兵器时代的最后堡垒”。

明时坚定的石头屯墙,荒废的台阶泛着青光,好似还能听见一队长矛短剑的士兵巡逻而过的脚步声。

进入屯门,是整饬出来的明清一条街。云山屯的游人极少,反倒留住了这里该有的宁静与古朴。

没有走门面房,进入旁边的小巷,屯子里除了寥寥无几的老人已无人居住,破败的残屋氤氲在湿润的山野之中,弥漫出古屯堡厚重的历史气息。也许过不了多久,这里也会商业化,庆幸我见到了古屯堡如此素面朝天的样子,仿佛时间能停滞,时光能倒流。

古老的戏台曾上演着明朝军队中特有的地戏。

从军屯到后来的商屯,布号、米肆、药铺遍布全屯,这个石头柜台记录过多少世事沧桑。

石头的瓦,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与江南的木雕神奇般的融合到一起,毫无违和感。

这里满是来写生的美校学生,和古朴的屯子一起更构成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

天龙屯堡

没有爬云鹫寺,离开云山屯直接导航天龙屯堡,不知道为什么高德进入这片地界总是糊涂,就是找不到天龙屯堡的大门,只好跟着大街上的指示牌到了这个大门。

这是个新修的大门,可自愿购买观光车票,到天台山9元,到天龙屯堡10元。

没有买观光车票,我们4个人溜达20分钟到了以前这个大门,大门旁边是天龙中学,门口的小停车场停了不少车,不知道为什么高德找不到这个门,也许导航到天龙中学就行吧。天龙屯堡比云山屯名气大,游人多,商业气氛比较浓。

进了上上图的大门不要直走,右后拐弯才能进入古镇,千篇一律的古镇街道模式。

不同的是随处可见身穿大襟宽袖,蓝色长袍的老太太。现在袍子的色彩多了些。

话说1902年,有一个叫鸟居龙藏的日本人到这里考察,看到了这样一群装束奇特的妇女,向导告诉他,这些人是苗族的一支,叫作凤头苗,经过研究,鸟居龙藏在他的著作里断言,凤头苗不是苗族,而是汉族。

建国之初,学者费孝通深入云贵高原考察,他也注意到被称为凤头苗的族群,经他考证,鸟居龙藏的考察是正解。

因为他们居住在屯堡里,一直叫他们屯堡人。她们穿的叫凤阳汉装,就是“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两个扫扫,脚上两个翘翘。”她们的鞋尖翘起,原先是可以藏刀片用来防身的。

茶驿还在,还是免费的,只见几个小姐姐甜甜的叫着“奶奶,再来一碗”

阴冷的天喝一碗热呼呼的茶还是满舒服的。

江南首富沈万三,自费帮朱元璋修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又出资犒劳军队,穷孩子出身的朱元璋发怒:“匹夫敢犒劳天子的军队,绝对的乱民,该杀。”因此被流放云南在此居住了三年。

据说这碑下埋了一抔明孝陵的黄土。

天龙学堂这组民国建筑群一直是屯堡建筑中的杰作。

这是什么图书室,那两个抹掉的字八成又是那个年代的杰作吧。

屯堡的建筑就是水乡和山国,或者说是木与石的结合。

那条小小的石板桥竟然感觉出有几分江南水乡的模样。

在讲武堂可以看到戴着面具很像傩戏的地戏表演。地戏已从原来作为军旅文化的功能,演变成后来屯堡人的娱乐文化。

江南水乡的四合院到了贵州摇身一变而成了石片屋顶的四合院。

沿着一条巷子走着,不想就从这个小门出了屯子,突然想起刚才高德经过这里时说“目的地在您右侧,导航结束”,看来高德没错,这地方没人管,完全可以从这里逃票的嘛。正好在街上吃个午饭。

3

天台山伍龙寺

天台山伍龙寺距古镇也就1公里的距离,开车前往看见路边一个园子挺吸引人,停车进去,原来是还在建的天龙屯堡文化博物馆。

旁边有一个广场。

博物馆后面是一小片可心的樱花园。

到天台山的导航还没结束却看到了天台山新修的大门

拾级而上是这块还没有刻字的石碑。

看着台阶还挺多,没走,继续从旁边的路开车上去便到了刚才台阶的尽头,那块没字的碑。这是原先那个不起眼的山门,看门的大爷说正在维修不能上山,好吧,那就在山下放飞我的小air。

小air升起,只见一峰突兀,这便是天台山了,伍龙寺雄峙其上,三面悬崖,只一面有465级台阶可登。

伍龙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传说吴三桂的叔父吴风在此出家,吴三桂路经此处时曾上山拜望叔父,留下的官服、腰刀及朝笏等物件至今仍被古刹珍藏。

这座半军半教的城堡式古刹,外形与山崖浑然一体,被誉为中国古代山地石头建筑的一组绝唱。

看来将来天龙屯堡、天台山伍龙寺、再加上那个博物馆会整合成一个大景点,各景点间会用观光车来沟通,自驾车估计是不会再放进来了。

0 阅读:1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