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尧帝时期,南方有座青翠的鹿吴山,山下有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村里有个叫阿禹的孤儿,父母早年被山洪卷走,全靠吃百家饭长大。虽然日子清苦,但阿禹天性乐观,最喜欢在日落时分跑到山脚的玉石溪边,对着水中自己的倒影说话。
这天黄昏,阿禹照例来到溪边,却发现溪水泛着不寻常的波纹。突然,水面"哗啦"一声裂开,一只通体青黑的巨鸟腾空而起,它形似大雕却头生鹿角,金色的眼睛在暮色中闪闪发亮——正是《山海经》记载的凶兽蛊雕!
阿禹吓得跌坐在地,却见那蛊雕并未扑来,反而发出痛苦的鸣叫。仔细看去,它左翼竟插着半截断箭,伤口处泛着诡异的紫色。
"你...你中毒了?"阿禹壮着胆子靠近。蛊雕警惕地后退,却因伤势踉跄了一下。
想起村里老人说过毒箭木的厉害,阿禹咬了咬牙:"别动,我知道山崖上有解毒的紫灵芝!"说完转身就跑。
夜色渐浓时,阿禹终于捧着灵芝回来,手脚都被荆棘划出血痕。蛊雕仍守在原地,见他回来竟微微低头。阿禹嚼碎灵芝敷在伤口上,又撕下衣角包扎。月光下,他看见蛊雕的羽毛并非纯黑,而是泛着青铜器般的青绿色光泽。
"原来你并不像传说中那么凶嘛。"阿禹笑着摸了摸它的喙。蛊雕轻轻啄了下他的掌心,忽然展翅掠过溪面,抓上来一尾活蹦乱跳的大鱼。
从此,溪边多了个奇特的画面:每天傍晚,少年会带来山果草药,巨鸟则抓来鲜鱼野味。蛊雕的伤渐渐痊愈,有天它突然用爪子在地上划出奇怪的符号,阿禹看了半天才认出是象形文字——"雷泽"。
原来蛊雕来自雷泽,因厌恶人类捕杀迁徙至此。阿禹拍胸脯保证:"我们村里的人从不伤害异兽!"话音刚落,山林里传来嘈杂的人声。
十几个外乡猎人举着火把逼近,为首的举着张青铜弩:"果然在这!抓住这只蛊雕,它的角能解百毒!"
蛊雕怒鸣着护在阿禹身前,眼看箭矢就要离弦,阿禹突然大喊:"等等!它救过我们村!"说着掀开衣襟,露出胸前狰狞的疤痕,"上月我采药跌落山崖,是它用背接住我,这些伤是为保护我被山石划的!"
猎人们将信将疑,这时村里人举着农具赶来。老村长颤巍巍地说:"不错,上月山洪,正是这神鸟把困在树上的孩子们一个个叼到安全处。"猎人们面面相觑,终于收起武器离去。
深秋来临那天,蛊雕突然叼来一枚青铜片放在阿禹手中,上面刻着雷泽的地图。它长鸣三声振翅高飞,在空中盘旋许久才消失在云层里。
多年后,阿禹成了部落首领。他始终戴着那枚青铜片,带领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人说曾在雷泽见过一只头生鹿角的大雕,它总在暴雨来临前提醒渔民返航。而鹿吴山下的溪边,至今立着一块刻有鸟形图腾的石碑,碑前常有人摆放新鲜的鱼果——村民们相信,那位守护者从未真正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