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书法数量众多,风格多样,从早期的《王琳墓志》到中期的《多宝塔碑》,再到晚期的《颜勤礼碑》、《颜家庙碑》,风格皆有很大的变化,字迹由青涩到老辣,经历了不同阶段的蜕变和升华,最终人书俱老,形成了影响千古的颜体书法体系。
之所以说是体系,是因为颜真卿的书法发展与变革之路脉络清晰,作品全面,题材丰富。有墨迹也有碑刻,有楷书也有行草书,有比较正式的创作,同时也有情绪高点状态下书写的草稿,能够较为全面地展现颜真卿一生的书法。历史上的大书法家能够有如此全面的书法作品传世的人是不多的,它形成了一个体系,为后世学书者全面地展现了颜真卿的书法。
我们在学习颜真卿书法的过程中,比较关注《多宝塔》和《颜勤礼》这些阶段特征比较明显的碑拓,对于处在中间的《郭家庙碑》则知之甚少。《郭家庙碑》是颜真卿中晚期书风的代表,创作时间处在《多宝塔碑》之后、《颜勤礼碑》之前16年左右,此碑被誉为是《多宝塔碑》之后的第一碑,因为其代表了颜真卿书法从早期书风走向晚期篆籀、圆润雄浑书风的第一部较为成熟的作品。颜真卿从此作品开始至七十二岁创作的《颜家庙碑》是逐渐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可以说它是颜体书法真正形成的第一步力作。
《郭家庙碑》的原碑已磨损严重,目前的拓本多数是翻刻本,有的还模糊不清,这也造成其相对于晚期的《勤礼碑》和《颜家庙碑》来说缺乏关注度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作为颜真卿中晚期一部关键作品,其对于历史及书坛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据研究,颜勤礼和郭家庙碑,从书风上看,是同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