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全食品(002216.SZ)披露2024年年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32亿元,同比下降6%;归母净利润5.42亿元,同比下降27.64%;净利率为8.18%,下降2.44个百分点。
这已是三全食品连续两年核心业绩指标下滑。2023年,其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5.09%、6.55%。
公司解释,主要是消费需求和意愿温和复苏,行业增长放缓、品类竞争态势为业绩增长带来了一定压力。
作为速冻米面制品龙头企业,三全食品拥有“三全”和“龙凤”两大品牌。
分产品看,公司第一大品类速冻面米制品去年收入55.99亿元,同比下滑约4%,占总收入的比重为84.42%,直接拉低了整体营收。该产品对应销量62.19万吨,同比增长2.04%。销量增但收入减,民生证券研报指出,速冻面米制品去年价格下降了5.9%。
“龙凤”牌汤圆(左宇 摄)
速冻面米制品收入下滑,主要是汤圆、水饺、粽子老品承压,收入34.74亿元,同比下降5.84%;创新类面米制品表现稳定,贡献21.25亿元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
第二大品类速冻调制食品下滑更为明显。
2024年,该产品收入8.73亿元,同比下滑18.84%,占比也由上年的15.25%降至13.17%;对应销量5.51万吨,同比下滑29.77%。有分析认为,这主要是B端集采产品采购招标时间延后,致使部分收入确认后置所致,2025年受餐饮端疲软影响,速冻调制品表现承压,后续需关注餐饮需求复苏。
另外,冷藏及短保类产品收入也下滑3.26%,仅0.92亿元,三大产品线全面下滑。
渠道调整也是影响业绩的因素之一。
经销模式常年为三全食品贡献七成以上营收。2024年,该模式收入约50亿元,同比下降9.39%;经销商数量也从上年末的4245个降至4195个,减少了50个。其中长江以北经销商数量从2069个降至1700个,大幅减少369个,公司解释是渠道质量优化所致。
近些年,三全食品积极布局新兴业态,拥抱新零售渠道,尤其是电商渠道。2024年,公司直营电商业绩高速成长,营收同比增长58.5%;毛利率为26.95%,微增0.29%。
但高速增长的直营电商,其实是在亏钱。
华鑫证券研报指出,直营电商渠道实现高速增长,但由于流量费用高投放,电商渠道去年净利率双位数亏损。
受电商推广费用增加影响,2024年,三全食品销售费用达8.54亿元,同比增长5.48%;销售费用率约12.9%,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进一步吞噬了利润空间。
考虑到行业竞争和需求端相对疲软,东吴证券下调了对三全食品今明两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亿元、6.8亿元、7.4亿元(此前2025年—2026年分别为7.2亿元、8.1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披露后的电话会议上,有投资者询问,公司对2025年的展望如何?
三全方面并未给出具体数字指引,仅表示要从产品端、渠道端、营销端、数字化等方面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