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在部队就是这样训练的战术,现在的士兵不知还练不练?

齐鲁赵公看世界 2025-04-04 13:42:31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国防建设和部队建设,根据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而进行着深层次的变革。部队上每年的训练大纲也根据实际战场要求进行科学编制。基层连队的训练场上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像。就在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一年头,怀揣着对军营的憧憬和对未来的期待,离开家乡踏入绿色军营。

我所在的部队是步兵团的步兵连队,根据训练大纲的编制,战术训练科目,一般都是安排在下半年的秋季进行。这个时候部队要拉出距离营区较远的山区野外,进行为期几个月的训练。从班、排、连进攻与防御,到单兵战术,都得按照训练大纲和教案,进行严密的组织实施。

那是个晨曦微露的清晨,大山里的村庄还沉浸在一片寂静中,东方天际刚泛起鱼肚白,我们连队的训练场上,一群年轻士兵就像即将出征的勇士,利用地形地貌,紧张有序地开展着单兵战术训练。

那时的军事装备远比不上现在先进,枪械是较为传统的型号,防护用具也很简陋。但我们眼中燃烧的热情与身体里蕴含的坚韧,如同熊熊烈火,丝毫没因装备不足而减弱。我们深知,即便手中“武器”不够精良,凭借顽强意志和精湛战术,一样能在战场上克敌制胜。

此刻,我正全神贯注地学习如何利用地形隐蔽接近目标。我像只敏捷的猎豹,猫着腰,在模拟战壕中灵活穿梭。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每一次呼吸都控制得极为轻柔,生怕那一丝微弱气息惊动了近在咫尺的“敌人”。

我们班长是位入伍四年的老兵,曾经在教导队集训过,各项军事技术都很过硬,并且经验丰富。他深知单兵战术训练的重要性,明白每个细节都可能在实战中决定生死。他紧紧跟在我身旁,目光如炬,不放过我任何细微动作。当我的姿势稍有偏差,班长立刻上前纠正,声音严肃而坚定:“注意隐蔽姿势,低姿匍匐时身体要尽量贴紧地面,减少身体暴露部位和被敌方发现的概率。在战场上,多暴露一寸身体,就会多一分危险。”

为了让我更深刻理解战术动作要领,不厌其烦的反复亲自示范。只见他迅速卧倒,以极低的姿态在地上快速爬行。利用地形地貌,时而快速匍匐前进,时而左右翻滚到“弹坑”中仔细观察。动作流畅且悄无声息,仿佛与大地融为一体。起身时,他身上竟没沾染过多尘土,足见动作娴熟。

我瞪大了眼睛,仔细观察班长的每一个动作细节,心中暗暗佩服。随后,我再次尝试,这次明显有了进步,可在通过一段较为崎岖的路段时,速度还是慢了下来,而且身体起伏稍大。班长皱了皱眉,却没严厉斥责,而是耐心地说:“这段路石头多,你得提前观察好,利用石头间的缝隙和凹陷,顺势调整身体,别硬来。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任何一点耽搁都可能导致任务失败。”

我重重地点点头,咬着牙又开始新一轮练习。一遍又一遍,我的膝盖和手肘磨破了皮,渗出的鲜血染红了军装,可我浑然不觉,眼中只有训练目标。

随着时间推移,连队里其他士兵也逐渐完成各项单兵战术训练科目,大家围聚过来,为我加油鼓劲。“加油!你一定行!”“坚持住,马上就成功了!”战友们的呼喊声此起彼伏,给了我莫大动力。

终于,在又一次尝试中,我完美地完成了整套单兵战术动作。我站起身,汗水湿透了衣衫,脸上却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战友们纷纷围上来,对我竖起大拇指。班长也欣慰地笑了,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好样的!这才是咱连队的兵。单兵战术是咱们的看家本领,只有练得精、练得强,才能守护好咱们的钢铁长城!”

在这个充满热血与拼搏的年代,正是无数像我一样的士兵,通过日复一日艰苦的单兵战术训练,铸就了祖国坚不可摧的国防力量,我们的青春在训练场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成为那个时代最动人的画卷。

0 阅读:0

齐鲁赵公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