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前沿 2025-04-23 17:38:33

为响应新工科建设与产业升级需求,西京学院计算机学院联合企业和地方政府,建设特色化、示范性产业学院。项目以解决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结构性矛盾为核心,探索校企政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路径,力求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计算机学院数智协同产业学院探索聚焦创新产教科融合的校企政协同机制、打造 “双师团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项目教学资源库、强化产学研服务能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这六大核心任务,各有侧重且相辅相成:一是创新产教科融合的校企政协同机制,完善运营管理制度体系;二是打造不少于50人的专兼结合“双师团队”,重点引进博士、硕士等专业人才;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实现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奖项400项;四是面向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应用,构建多项案例项目教学资源库;五是强化产学研服务能力,开展科研项目与产品研发,申报知识产权,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培训、认证服务;六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共建行业前沿实训课程体系,对标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培养学生。

在产业学院建设进程中,实施四大专项工程筑牢发展根基。开展“精准就业”专项工程,通过定期召开就业大会、举办毕业生与企业双选会,为毕业生提供对口就业岗位,同时跟踪就业情况,提升就业竞争力并缩短适应期;推进“赛证育人”专项工程,积极引入教育部、工信部等国家级赛事及行业技能证书,将证书知识要求分解后融入品牌赛事与课程体系;推进“产业学院品牌建设”专项工程,依托数字智能产业学院,举办产教融合、专创融合、科教融合成果展与交流会,增进高校与产业界联系;开展“项目引导、科创转化”专项工程,依托企业与科研项目培养师生,聚焦行业关键问题,促进校企科研成果转化合作。

其次,以三大创新点驱动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构建产教全程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政、校、企等多元主体开放合作,精准对接产业人才供给与需求;打造“一融合二协同三促进”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机制,深度融合协同育人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落实校企双导师协同育人制度,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全程化、立体化、实战化;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通过合作开发学习与培训资源项目,将研发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助力合作企业增收,形成稳定互惠的合作机制,保障产业学院可持续发展。

产业学院通过专项工程与创新机制的双轮驱动,逐步构建起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产教融合生态体系。有效促进应用型、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缓解人才供需矛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学院将继续探索创新,打造特色化、示范性产业学院,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