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的变化有多大?2010和2025年海军实力对比,完全不在一个时代

军迷哨所 2025-04-25 11:41:03

近些年,随着中国海军的飞速发展,一大批先进主战舰艇的不断服役,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海军过去落后的局面,同时也大幅度缩短了与美国海军的差距。而中国海军真正实现爆发式增长,还是2010年以后了,这是中国海军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中国海军在全球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在全球仅处于二流水平,甚至还落后于日本海上自卫队,更不要说当时更强大的美国海军了。

在此后的15年时间里,中国海军真正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一步步走向世界第二的水平,并不断缩短与美国海军的差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15年里中国海军完成了现阶段所有现役力量80%以上的建设。那么在过去15年时间里,中国海军变化到底有多大呢?为了做直观的对比,以下内容我们将对比2010年和2025年的中国海军,看看这15年时间里,中国海军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0年时的中国海军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2010年时中国海军的总吨位大约为46万吨,而美国海军主战舰艇总吨位284万吨,差距高达238万吨。舰艇上的差距更完全不在一个时代,2010年时中国海军没有航空母舰、没有两栖攻击舰,现代化的驱逐舰数量都非常有限。驱逐舰方面,2010年时中国海军仅装备有2艘052C型、2艘052型、2艘052B型、1艘051B型、2艘051C型和4艘从俄罗斯引进的“现代级”驱逐舰,具有现代化水平的舰艇总计一共13艘,另外还拥有13艘老旧的051系列驱逐舰,驱逐舰的总数为26艘,看似数量不少,但整体水平与美国差距甚远。

052C

像051型驱逐舰,整体还处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设计水平,到2010年时中国海军还在装备,可见当时的中国海军有多么窘迫。尽管该型驱逐舰首舰于1971年12月31日才服役,但国外军事界对该级舰的评价不高,认为其设计思路仍在二战水平,制造水平也仅相当于1950年代到1960年代。该舰的前身参照了苏联56型“平静”级驱逐舰,该型舰是前苏联1953年至1958年量产的火炮鱼雷驱逐舰,到1980年时已经全部退役,而051到1980年时才服役了10艘,当时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已经服役,人家已经装备宙斯盾作战系统,并配备垂直发射系统,具备强大的远程防空、反舰、对地攻击和反潜作战能力,满载排水量超过9000吨。

落后的051型驱逐舰

而051型驱逐舰的满载排水量仅有3670吨,还不及今天的054A型护卫舰,基本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火力上,051型驱逐舰缺乏有效的防空和反潜火力,到上世纪80年代时还依靠舰炮防空,在西方国家的眼里这就是古董般的存在,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装备从法国引进的“海响尾蛇”防空导弹系统(国产后为海红旗-7防空导弹),但依旧不具备区域防空能力。除此之外,动力系统(当时还采用蒸汽动力)、雷达系统、反潜能力和反舰能力同样落后于世界水平。所以,在当时就已经落后的051型驱逐舰,放到2010年对比世界先进舰艇就更没有可比性了,完全是无奈之举,更多只是充数。

052型驱逐舰

052型、052B型、051B型和051C型驱逐舰同样不先进,这些舰艇大多数都带有试验舰的性质,建造数量非常有限,各种设备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点组装货的意味,且作战能力同样落后。就拿052型驱逐舰来说,这是中国海军建造的第二代驱逐舰,该舰的研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海军借助于与西方国家的密切关系,从西方国家手中引进了一大批对于中国来说较为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安装在052型驱逐舰上。如动力系统装备有两台从美国引进的LM2500燃气轮机和2台德国引进的大功率柴油机(这也是中国海军第一型使用燃气轮机的舰艇)。

海红旗-7防空导弹

还有从法国引进的“海响尾蛇”防空导弹系统(国产后为海红旗-7防空导弹)、拖曳变深声呐、直9直升机、鱼叉助降系统,还有指挥作战系统和搜索雷达等大多数都来自西方国家。使得该型驱逐舰具有反潜、反舰和防空能力,不过还是不具备区域防空能力,整体水平依旧落后。然而就是这样一型并不算先进的舰艇,还因为上世纪80年代末中西方关系破裂,西方恢复对华的武器禁运政策,导致中国无法获得相应的配件,最终仅建造了2艘便停建。

051B

此后,中国海军在苏联解体后从俄罗斯和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手中引进先进装备,发展了051B、051C和052B等作战舰艇,不过这些舰艇都是以试验舰的形式而建造的,为后续先进舰艇的建造铺平道路,且建造数量不多,性能不算先进,各种设备和武器系统没有实现高度融合。同时,在整个90年代和本世纪初,由于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缓慢,导致海上防卫压力巨大,对岸的日本在1993年到1998年间已经装备了4艘“金刚级”驱逐舰,该舰是以阿利·伯克级Flight I/II构型为蓝本发展而来。

“金刚级”驱逐舰

在基本能力方面大致相同,配备有神盾战斗系统,搭载有90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具备远程防空能力,现代化水平远超中国海军当时的所有作战舰艇,加上1996年台海危机美国双航母战斗群进入台湾海峡,让中国海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但自身实力又有限,难以应对来自海上强大的武力威胁。为此,中国海军前后从俄罗斯手中分两批引进了4艘满载8000余吨的“现代”级驱逐舰,使得中国海军的反舰能力大大加强,具备了远洋作战能力。

“现代”级驱逐舰

但该型舰也存在诸多不足,那就是采用的还是蒸汽动力,与当时世界主流先进驱逐舰采用的燃气动力不匹配,导致战场支援效率低。同时,现代级基本不具备反潜作战能力,需依赖“无畏”级驱逐舰配合,而中国海军早期缺乏同类反潜舰艇,导致编队作战时存在明显短板。仅配备2座RBEL-6000型12管反潜深弹发射装置(射程6千米),无法有效对敌方潜艇进行威胁。防空武器配备的还是“施基利”单臂舰空导弹,最大射程仅30千米。

与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垂直发射系统配备的标准系列超200公里的防空能力相比,差距甚远。除此之外,该舰的雷达系统、自动化程度和电子作战能力也不如美国的同类舰艇,最大的优势就是配备了号称“航母杀手”的“日炙”反舰导弹,不过该导弹的射程也仅有120公里,根本无法威胁到航母战斗群内的航空母舰。放到2010年时,“现代”级驱逐舰已完全属于落后时代的产物,到2014年时中国海军开始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装,距离引进才过去10多年,可见该舰性能让中国海军并不满意。

2010年时中国海军最先进的舰艇还属2艘052C型导弹驱逐舰,该型舰是中国海军驱逐舰走向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集成了当时中国海军最先进的技术。配备有主动式相位阵列雷达及垂直发射系统,属于中国海军的第三代导弹驱逐舰,搭载有48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并配备红旗9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具备远程防空能力。在当时被称之为“中华神盾”,满载排水量也达到了7000吨的水平。它的出现使得中国海军在现代化驱逐舰的发展上迈入了正轨,首批两艘052C均于2005年服役。

052C

此后的数年时间里,由于江南造船厂需要搬迁到崇明长兴岛,并对造船模式进行升级,还有从乌克兰引进的UGT-25000燃气轮机需要进行国产化攻坚,导致第二批次的052C直到2010年以后才下水,与第一批次的时间跨度较大。所以,2010年时,中国海军最先进,且能够与美国和日本同类型舰艇相比较的,也就2艘052C型驱逐舰,整体相当落后。现代化的护卫舰也仅有2艘054型和4艘054A型护卫舰,其余的全部是053系列老旧护卫舰。总而言之,2010年的中国海军是全方位落后的,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着巨大的差距。

053H型护卫舰

2025年的海军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5年时,中国海军的总吨位已经接近300万吨,相较于2010年时增加了200多万吨,相当增加了6.67倍。我们来看看这15年中国海军新增加了多少舰艇,首先是驱逐舰,自2010年以来,中国海军下水或服役了第二批次的4艘052C、36艘052D和11艘055型驱逐舰,驱逐舰数量增加了51艘。且技术越来越先进,吨位越来越大,火力越来越强。就拿055型万吨级驱逐舰来说,它的满载排水量达到了12500吨,相较于052D增了5500吨,垂直发射系统达到了112单元,相当于一艘052D加一艘052C。

除此之外,还搭载了中国海军最新一代的综合射频系统,舰体也采用了一体化桅杆的设计理念,各型雷达、天线等实现高度融合,集成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极高,在提升隐身能力和探测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综合作战能力。同时,该型舰搭载鹰击21型反舰导弹以后,使得它成为全球首型搭载反舰弹道导弹的舰艇,该导弹是在东风21D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射程超过1000公里,如此远的射程使得它能够在航母战斗群的打击半径外完成发射,战场生存能力和威慑能力大大加强。它的建造其意义不亚于航空母舰,也是中国海军在驱逐舰发展上由弱走向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标志,更代表着中国海军的最高水平。

航空母舰上,2012年9月25日,中国海军才装备了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时至今日中国海军的航母规模已达到了3艘,位居世界第二的水平。其首艘航母辽宁舰还是在前苏联建造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基础上改造而来,苏联解体后这艘尚未完工的航母归乌克兰所有,后乌克兰将其出售,1998年3月19日被中国香港商人徐增平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在拍卖会上购入,2002年3月3日抵达中国大连造船厂,后经过专家评估和论证,认为这艘航母还有极高的改造价值。最终于2005年起由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装。直到2012年才交付中国海军,改造过程历时7年。

对于中国海军来说,它的服役结束了中国海军没有航空母舰的历史,百年航母梦终于得以实现。4年后的2017年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现如今的山东舰),标志着我国进入双航母时代,具备了建造航空母舰的能力,不过该舰相较于辽宁舰变化并不大,整体设计思路基本一致,同样采用常规动力和滑跃甲板。仅对舰岛、飞行甲板、机库和动力系统等进行了优化,使得舰载机搭载能力得到了有效增强。

然而,中国海军还不满足于此,2022年6月17日福建舰下水,该舰的下水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超级航母时代,它的设计与前两艘航母完全不同,其满载排水量超过8万吨,采用直通飞行甲板设计,搭载有三条电磁弹射器。它的成功建造,使得中国海军成为自二战结束以来,在航母发展上最接近美国的国家,并在电磁弹射器技术上实现了超越。对中国海军来说意义深远。

除此之外,这15年时间里,中国海军还建造了5艘两栖攻击舰,分别为4艘075和1艘076型两栖攻击舰,075的出现结束了中国海军没有两栖攻击舰的历史,076的出现则打破了传统两栖攻击舰的设计理念,该舰最大的特点就是搭载了电磁弹射器,这也是全球第一艘使用弹射器的舰艇,标志着我国在两栖攻击舰的发展上走在了世界前沿。其护卫舰上也增加到了100余艘,已下水的有包括46艘054A型、2艘054型、2艘054B型和50艘056A型,还有6艘053H型还在服役,在全球位居世界第一的水平。

另外,中国海军还建造了一大批903型综合补给舰、901型综合补给舰、071型船坞登陆舰、侦测船以及水下潜艇等。可以说,相较于2010年的中国海军,2025年的中国海军已经完全实现了蜕变,从当初的世界二流,正式进入到世界一流水平。其提升的不仅仅是数量和吨位,而是整体实力的全面升级。

注:以上数据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潜望者2025年4月25日著,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必究!)

0 阅读:940

军迷哨所

简介:洞察世界军事,分享前沿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