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的大飞机C919两年时间,交付的飞机总数为18架,马上这一架生产编号为B-002S的飞机要交给南方航空公司,今年的生产计划是提速到年产50架,这个消息无疑打脸西方,前段时间,西方媒体还在唱衰我国的飞机制造速度,说我国虽然接到一千四百架飞机订单,但是速度太慢,按照年产能只有十多架的速度,这些订单交付要一百年才能生产完成。
其实这个说法是嫉妒我国推出国产大飞机就得到这么高的认可,西方的航空制造公司,也在暗中眼红和羡慕。毕竟这么大笔的订单,航空巨头公司都认为是一块肥肉,中国却能如此沉着,根本不会因此飘飘然,反而更沉下心抓安全和质量,对制造品控越发严格,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序,都能按照最高标准执行。
从此前两年时间,完成建造16架飞机,到今年一年时间,扩充产量计划完成50架,其实已经能够看出我国商飞集团的建造能力,并非找不到提速的办法,而是在前期刻意把脚步放缓,把品控,原料,质检,每一个加工流程,都制定出一个科学的,可以复制的标准样板,再反复核对确认可行,然后在此基础上,再逐渐开始提速。
这也是为何我国能提前发现进口的零部件存在阻尼安全隐患,因此延迟正式测试时间。中国在航空制造工业领域,虽然刚刚起步,但是潜力无限,更是珍视中国高端制造所代表的中国品牌,因此才会在每一架飞机交付前,沉稳有序,做出非常严格的质量保障。
生产一架C919这样的中型客机,困难吗?换句话说,生产一架飞机的流程复杂吗?
飞机不是简单的工业产品,它是综合了空气动力学,物理结构力学,高新材料学,机械动力学等等多个学科,综合在一起的高科技产物,必须达到符合标准,才能支持飞机的执飞和安全,而且在飞机的布局,总重,各种仪器配重,分布的位置,甚至配合飞机的外观设计,机翼的大小和外形等等,都需要全面考虑,而且进行了数量庞杂冗长的计算过程,才能得到一个结论,后续还要对定型试验机进行实际执飞的模拟和试验。
就拿我国的C919国产大飞机来说,它要执行飞行任务的区域,经过了上百个机场的实践起降,积累了大量的试飞数据,对比和分析其中各个仪器仪表的反馈,从而把能够敲定的部分继续强化,需要完善的部分加以调整和改进,因此让这款大飞机,在短短时间里,就迅速成为一款代表我国航空工业突破的品牌飞机。
而这还只是确定飞机可以定型的第一步,接下来进入量产环节,要面对的问题更加多样化。
飞机的制造工艺相当复杂,它首先零部件的总数非常惊人,比如美国的波音737型客机,总共加在一起有300多万个零部件,很多零部件需要特殊的模具去开模和塑造,涉及精密度极高的机床设备加工,以及数控智能化生产线完成。
因为飞机的部件太多,种类太庞杂,每一种零部件,执行的标准,承担的作用,在飞机上所负责的区域,都有不同,生产执行的工艺参数,核定和监测的数据,都有不同,因此为这些部件进行质检,都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可想而知,如果按照流程就进行组装,其实想要提速很快,但是飞机是高精密零部件的集成,哪怕一颗微小的螺丝,都不能马虎,否则就可能在飞行途中,造成可能出现的隐患。
因此严苛面对质检, 就能保障飞机安全高效在空中执飞,正因如此,我国商飞集团才没有急于在前期盲目提速,而是让所有零部件组装和反复监测过程,都形成一整套可以有章可循的体系之后,让制造飞机在正确轨道上逐渐提速。
越严谨越安全,而安全才是空中交通的最高追求,我国在打响这张民航名片的同时,更注重的是人民的利益,因此在交付给南方航空第18架大飞机时,这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已经踏实积累到了一个程度,完全可以开始放开脚步逐渐加速度了。所以外界只看到一架飞机的成品,不知道背后有多少辛劳,要解决多少问题,而最终用行动说话,用成绩来验证我国的航空工业实力,则是最为客观真实的说明。
努力把C919打造成最安全的商用客机!
要承认确实前面几年生产速度是非常慢的,
发动机抓紧国产,这很快就要卡你啦
第十七架飞机交付了吗?
拉一条生产线到安徽[得瑟]
1400架有多少架是国外订单
国产飞机,坐着放心,波音被印度阿三,祸害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