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言道“无巧不成书”。
《红楼梦》这部中国最优秀的古典名著就有很多巧合,比如我曾猜测贾宝玉大名叫贾璋,他嫡亲的哥哥叫贾珠,嫡亲的姐姐叫贾元春,他们的名字按顺序连起来就是朱元璋;
再比如薛宝钗的名字有“宝”没“玉”,林黛玉的名字有“玉”没“宝”,合起来就是贾宝玉的名字“宝玉”,正好印证了“钗黛合一”、“三人同体”等说法。
其实,不仅书中有巧合,真实的历史中也有很多惊人的巧合。
前段时间,我跟大家讲过,西汉的权臣、新朝的皇帝王莽很像《红楼梦》里的薛宝钗。
今天,我继续给大家讲一讲在王莽身上出现的一系列巧合。

王莽出生的王家崛起在西汉成帝时期。
那个时候,王家的女儿王政君当了皇太后,将自己的七个兄弟都封为侯,还将最大的兄弟王凤封为大司马、大将军。
汉成帝荒淫无度,不务正业,朝政大权逐渐掌握在王家手中。
王莽是王凤的亲侄子,在他的引领之下,很快就在朝中崭露头角,后来在他和另外两个当过大司马的王氏兄弟死后,也接任了大司马。
王莽当上大司马以后,不断收买人心,培植党羽,又因为当时的皇帝汉平帝年纪尚幼,他渐渐独揽朝政,成为西汉王朝实际上的掌控者。
但这些并不能满足他日益膨胀的野心,终于有一天,他毒杀了汉平帝,又因为汉平帝没有子嗣,从刘家的宗室里随便找了一个两岁的孩童做皇太子,他自称“假皇帝”,也就是代理皇帝的意思。

此时的王莽如日中天,加上又出现了预言“王莽是真命天子”的书籍和标注着“汉高祖让位给王莽”的铜匣子等神迹,他更加自信,干脆“以假充真”,自己当了皇帝。
公元8年,王莽正式登基,改国号为新,于是他由西汉的权臣变成了新朝的皇帝,也是唯一一位皇帝。
在他执政期间,他复古改制,大力推行改革,可他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尽都不合时宜,搞的民怨沸腾。
为了缓和国内矛盾,他又想发动对外战争,并开始征用民伕,加重捐税,纵容酷吏,压榨百姓,人们被逼无奈,只好纷纷起来反抗了。
在这些反抗王莽暴政的行动中,规模最大、最有名的当属发生在湖北绿林山的“绿林起义”。

这次起义发展迅速,影响巨大,鼎盛时期规模达五万多人,给新朝政权予以重创。
而非常巧合的是,这次起义的领导人一个叫王匡,一个叫王凤。
大家还记得吧,王莽的大伯就叫王凤,带着王莽发迹的也是这个王凤,而现在起来反抗王莽的人还是叫王凤。
当然,这还只是第一个巧合,除了这个,还有第二个巧合。
后来,由于绿林山发生瘟疫,绿林军死亡殆尽,剩下的人只好离开绿林山,分别前往新市、平林和下江建立根据地,又重新发展壮大。
就在绿林军反抗朝廷的斗争如火如荼进行着的时候,有一个叫樊崇的人在山东泰山也拉起队伍,竖起了反抗朝廷的大旗。
樊崇的队伍也很厉害,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发展到一万多人,在青州和徐州之间来回打击官军。
樊崇为了将自己的军队与官军区分开,就让所有人把自己的眉毛涂成红色,作为识别的标记,因此他的军队后来被称作“赤眉军”。

为了消灭“赤眉军”,王莽派遣十万大军前往镇压。
而非常有意思的是,这十万官军的领导者是当朝太师,他也叫王匡,和“绿林军”的领导者王匡同名同姓。
只可惜这个太师王匡运气不太好,很快就在与“赤眉军”的作战中被杀了。
就在“赤眉军”大获全胜的时候,散落三地的“绿林军”又涅槃重生,并与南阳郡刘縯、刘秀兄弟的起义人马联合起来,共同立刘姓子孙刘玄做皇帝,恢复汉朝国号,年号“更始”。
在这个新兴的汉王朝中,“绿林军”的王凤、王匡被封为上公。

有意思吧?
扶持王莽平步青云的人叫王凤、王匡,给王莽掘好坟墓的人也叫王凤、王匡,看来王莽这辈子是跟王凤和王匡彻底杠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