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毋庸置疑,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相信:我们的地球绝不是独一无二的,地球上的人类生命体也并非绝无仅有,我们的太阳系模型同样也绝非举宇无双,甚至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模型都不是仅有的一个。尤其随着量子物理学的发展,这样的观点和推测更是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和论证。
既然如此,我们不免会生出一个疑问:人类一直在探寻地外生命,想与地外生命取得联系,可为什么收获总是与期望相违呢?
其实,我们可以换个思维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或许,我们早已与外星生命取得了联系,不是我们主动联系它们,而是它们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就已探测到了我们的这颗蓝色星球,并开始主动发射信息想与我们取得联系,只是人类一直不知道而已。
这样说的话,一定会有不少人吃惊地问:怎么可能?如果外星生命早已开始向我们发射信息,我们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要知道,我们的科学探测仪器一年比一年先进,怎么可能接收不到外星生命发给我们的联系信息?
是啊,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人类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自己的认知概念,去探索研究人类尚不了解的外面新生事物。说白了,其实就是在用如同蚂蚁般的二维视界观,去衡量定夺三维世界的人类一样,你说蚂蚁能将人类世界给探索研究个明白吗?蚂蚁能理解人类传递给它的信息吗?如果它不跳出二维视界的话。
所以,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可能我们人类所了解掌握的知识以及所有的科技文明,与外星生命所了解掌握的完全不同。就像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但都可以表达同一种意思,如果你只会一种语言的话,那么注定你无法理解另一种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一样。很有可能,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比如,有一种微观世界的智能生命体,科技文明水平比人类的宏观世界发达几千倍,它们凭借自己的先进的科技水平,早已探知到我们这样的生命体的存在,自此,便兴奋地开始向我们人类不停地发射传递信息,期望与宏观世界的我们取得通讯联系。可我们的科技形式与它们的可能并不兼容,就像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一样。故此,我们对于它们不停地发射出来的信息根本无法理解,不明白那是什么。于是就当成了是一种自然物理现象,并在此种现象上,以我们人类自己的认知,以及拥有的人类自己的知识,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后来人类借助该种自以为的“自然物理现象”发明了电灯,电话,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
但人类却毫无意识到,很可能那些电磁场,那些微观粒子表现出来的某种力,甚至物体之间的某种引力等,只是微观世界的智能生命体想与宏观世界的我们取得联系而发出的各种不同的信号而已。
尤其最近有研究者指出,中子星上面很可能就存在着这样的微观世界的智能生命体,有天文学家将它们称之为“宇宙核之生命”。法国有天文研究学者认为,中子星内部的生命体的时间与我们现实世界里的时间完全不同,我们的100年可能等同于它们那里时间的千万分之一秒。故此,中子星上的微观智能生命的寿命都很短,不会超过一秒。超高速运转发出的超强射线,很可能就是它们向我们传递的某种信息符号,只是凭我们人类的科技,根本无法破译。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对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长龙」原创,转载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