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骂惨一个人,一骂就是六十三年

雨树披纷 2025-04-19 18:01:54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一部电影将一位历史人物给黑了。

这位历史人物,就是刘步蟾,福建侯官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后,被选送到英国学习海军,是我国最早的一位海军人才。甲午海战时,任清朝北洋水师右翼总兵。

在1962年上映的电影《甲午风云》里,身为“定远”号管带(舰长)的刘步蟾,被塑造成一个畏敌如鼠,临阵脱逃的胆小鬼。在海战中,他擅改队形、提前开炮、打错旗号,导致北洋舰队出师失利。

甲午海战中真实的刘步蟾,却是一位临危不惧、沉着应战、勇于献身的水师将领。

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完成护航任务返航时,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遭遇。

面对舰炮火力优于自己的日舰,刘步蟾及时抓住战机,先敌开火。当日舰第一游击队,进入北洋舰队有效射程时,刘步蟾的“定远”号率先开炮,击中“吉野”号、“浪速”号、“秋津洲”号、“高千穗”号等日舰。

当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身负重伤时,刘步蟾立即代为指挥,向全舰官兵发出“苟丧舰,将自裁”的誓言。

日舰第二游击队六舰前出北洋舰队时,刘步蟾再次抓住战机,下令开火,击中日舰“比睿”号、“西京丸”号,使敌舰仓皇逃命。

下午,刘步蟾指挥“定远”号,配合“镇远”号,集中火力猛轰敌旗舰“松岛”号,日舰无力再战,退出战场。

战后,光绪皇帝亲自颁布上谕,表彰刘步蟾在海战中“阵战得力,指挥出色”,并赐予“格洪额巴图鲁”称号,“巴图鲁”在满语中就是勇士的意思。

同时参战的“济远”舰管带方伯谦,才是真正的胆小如鼠之徒。战后,方伯谦被清政府以“临阵脱逃”罪处斩。

上世纪六十年代,也许是受当时的创作思想主导,为了突出邓世昌等舍生取义的爱国将士,正面形象的“红花,需要几个卖国贼“绿叶”来衬托。很不幸,刘步蟾落入“绿叶”丛中。

李默然饰演的邓世昌,形象丰满,激情澎湃。邓世昌率领的“致远”号全体官兵,决意跟敌人同归于尽,一句“开足马力,撞沉吉野!”铿锵有力的号令,激励了几代人的爱国热情。

这样的艺术形象,感染力太强、影响力太大,以至于深受电影熏陶的老观众,记忆中的“懦夫”,就是刘步蟾。说起他,有人至今恨得咬牙切齿,骂声不断。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感情也是激奋的,这叫九泉之下的刘步蟾,不知该做如何感想。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