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军吓出的决定,迁都内比都为何是缅甸军政府的一大败笔?

为民评历史故事 2025-04-10 11:11:23

缅甸的首都是哪里?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答案似乎是位于缅甸南方的第一大城市仰光

当缅甸军政府于2005年11月,突然将多个政府部门强行搬迁至仰光北部320公里的山间

这个在次年被命名为“内比都”的新城市,水灵灵地成为了缅甸的新首都

自那至今的十九年间,军政府从未详细解释迁都的原因,外界对于缅甸迁都的态度不是疑惑就是难以接受,就连中国驻缅甸大使馆,至今也依然停留在旧首都仰光市内

直到这次缅甸大地震发生之后,缅甸迁都终于可以有一个结论,军政府的决定,是在被美军吓坏之后,给自己挖的一个大坑

首都往事

虽然对于现代国家来讲,迁都并不是无法接受的事情,但是缅甸从仰光迁都到“内比都”,在当初就是一个极度抽象的选择

讲到迁都,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凭空制造巴西利亚的巴西,但是缅甸与巴西的国情完全不同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南亚国家,在历史上,缅甸的历代王朝已经把适合建都的地点选了一整遍

历史上最早统一缅甸的蒲甘王朝,将伊洛瓦底江中游的蒲甘选为首都,伊洛瓦底江在缅甸的重要性,可以看做中国眼里的长江加黄河

因此之后的缅甸王朝虽然更换了都城,但大体都选择伊洛瓦底江沿岸区域,16世纪,缅甸南部的东吁王朝崛起,东吁王朝早期将都城选在伊洛瓦底江口,紧邻后来的仰光的南方城市勃固

随着英国人对东南亚威胁的日渐加深,东吁王朝及其后继者,开始将缅甸首都迁回伊洛瓦底江中游的城市

在这段时间当中,曼德勒、实皆、阿瓦等一系列中部城市,都曾担当过缅甸首都,到了英国彻底征服缅甸之后

为服务于英帝国的海运贸易,伊洛瓦底江口的仰光最终被选为整个缅甸地区的行政中心

在英国人的经营下,殖民时代的仰光在一众缅甸城市中脱颖而出,从一个不起眼的缅甸城市,逐渐成长为整个缅甸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二战结束之前,仰光的经济水平不仅碾压其余所有缅甸城市,同时仰光人普遍更高的受教育程度

也让此地成为缅甸独立运动的中心,正因为如此,在缅甸联邦于1948年成立之后,仰光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缅甸的首都

但仰光实际上只适合做英属缅甸的行政中心,作为首都的缺陷,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美国为难

英国人在当初选择仰光的原因很简单,缅甸在当初英国的版图中,并不是一个重要的独立单元

但当仰光成为缅甸国家的首都之后,因地理位置上过于偏南,无法压制北方分裂势力的弊端立马凸显了出来

缅甸独立之初,曾经有一批国民党残军从云南退入缅甸,看过我之前作品的观众都知道这是就是多次击败缅甸政府军的“泰缅孤军”

即使有新中国政府的帮助,缅甸政府也没有能力清剿当地的国民党残军,这些国民党残军为缅北带来了先进的军事技术

最终成为了缅北多个分裂势力的来源,自上世纪中期以来,位于仰光的缅甸政府,长期同缅北分裂势力进行着烈度不高的战争

为何当时的缅甸政府没有迁都计划?因为2005年缅甸迁都的核心原因,出在缅甸与美国的关系上

1948年独立的缅甸联邦,本就是多个缅甸国内派系妥协的产物,在1962年的缅甸政变之后

吴奈温组建的军政府,成为之后半个多世纪中的缅甸实际统治者,相信所有人都会想到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了

谁会看军政府不顺眼到必然干涉的程度?有且只有标榜普世价值,并试图将自己的普世价值观推广到全球的美国

早在1962年缅甸政变之后,美国就砍掉了几乎全部的对缅经济援助,六七十年代出于围堵苏联的需要

美国并没有过分为难缅甸,等到苏联走向解体的八十年代末,美国就开始对缅甸下手了

1990年,美国通过《缅甸制裁法案》,禁止对缅甸进行新的投资,并冻结了一批缅甸军政府的资产

对立在冷战结束后日渐加重,小布什上台后,第一时间就签署了新的对缅制裁法案,还将缅甸列为了“暴政前哨”国家

对于美国的制裁,缅甸军政府深知唯一的解法就是自己下台,因此他们自然而然地选择死扛到底

但是当同美国对抗的萨达姆逐渐走向死亡时,军政府也开始掂量,自己能在美国的制裁下顶到什么时候

目睹了伊拉克的溃败之后,缅甸军政府想出的解法不是改变,而是迁都

在缅甸军政府眼中,仰光过于靠近海岸,一旦美国决定武力干涉缅甸局势,那么军政府很有可能在毫无准备中就被斩首

因此为对抗美国,缅甸必须迁都到一个深居内陆且交通不便的地方,并且为了减少抗议人群对政府的影响,新首都也不能是人口密集的老城市

当时缅甸军政府的领袖,是同时兼任三军总司令与国防部长的丹瑞大将,对他而言迁都,也可以强化他的个人权威

权衡之后,他决定凭空创造一个新首都,伊拉克战争之后,缅甸军政府就开始了新首都的选址,最终,位于缅甸一二大城市中央区域的小山庄,成为了满足上述条件的理想选择

失败之选

在选址完成之后,军政府说干就干,2005年11月6日,缅甸多个重要政府部门在一天内向缅甸内陆迁移

次日,军政府的资讯部长觉山将军对外证实,此次行动是迁都而不是战备,新首都位于山间的一片绿地,起初并没有名字

直到2006年3月,缅甸军政府才对外宣布新首都的名字是内比都,在缅语中的意思为王家首都

虽然缅甸军政府并没有解释迁都原因,但只要打开地图,就能看懂迁都的所有好处

除了防备美军斩首之外,内比都几乎位于缅甸第一大城市仰光、与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的连线中点,以此为首都,理论上讲可以同时辐射两个中心,避免其中一个出现独立倾向

另一方面,内比都靠近掸邦、克伦等已经出现分裂势力的地区,迁都于此可以增加军政府对分裂势力的压力

此外,新首都还可以切断仰光精英商业集团与政府之间的联系,让更多的经济机会向军队主导的企业倾斜

除了上述好处之外,新首都还可以完全以军方的喜好进行建设,这不仅能带动缅甸中部的经济水平,还能通过新首都对外展示军政府的实力

但理想虽然美好,可是新首都落入现实中之后,军政府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钱从哪里来

自2006年至今,缅甸军方仅直接建设内比都的花费,保守估计就超过了50亿美元,为了凑齐迁都费用

军政府一方面缩减了本应投入教育、医疗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另一方面大幅举债,这又进一步导致缅甸本就差劲的经济状况继续恶化

而且因为迁都没有经过任何公开的程序审议,完全是军政府的一意孤行,在迁都成为既定事实之后

对此不满的缅甸民众在欧美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将“迁都”解释为军政府专制的又一铁证

特别是在2008年超强气旋袭击缅甸,并造成超9万缅甸人死亡之后,民众对军政府的不满达到了顶点

此时距离军政府内部做出迁都的决定,已经过去了至少四年,在巨额投资背后,军政府当然不能承认这个决定是错的

为了平息缅甸人的愤怒,军政府不得不在2008年举行宪法公投,并在2010年的国会选举后实现了名义上的民主化

作为所谓民主化的一环,缅甸当时还将国号从缅甸联邦改为缅甸联邦共和国,也换上了新的国旗与国徽

但是缅甸作为军政府国家的本质,并没有因为这一次所谓的民主化而产生多少改变,名义上的立法权力机构联邦议会也没有设在仰光,而是放在了军政府定下的首都内比都

可是此时的内比都一没有人口基础,二又缺乏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服务搬迁至此的机构,不管是军方还是联邦政府

都不得不继续加大对内比都的投资,在整整十年的建设之后,完全不能匹配人口规模的内比都,成为了缅甸中心的一座“现代化鬼城”

被迁都拖累的缅甸中央,也没有精力去对抗分裂势力,客观上造成了缅东以及缅北的战事越打越大

2021年,从2008年气旋袭击中缓过来的缅甸军政府不想演了,他们发动军事政变,重新完成了军人对于缅甸的控制

但随着大地震再次袭击缅甸,一旦军政府不能在战后站住脚,那么迁都内比都,将成为他们做出的最错误的一个决定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