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办学经费是推动自身发展的主导因素,没有足够的经费作为支撑,高校则很难引进各种科研设备,也很难留住高端人才。
因此,世界各国的高校都在想方设法增加自身的建设费用。除了来自于政府拨款外,高校还会承载大量科研项目,获得科研经费支持。
还有世界各国的高校都开始运营有自己的企业或者是资金,通过额外的创收方式增加学校的整体经费。比如哈佛大学管理的资金就高达600亿美金。
最近,教育部和工信部等都陆续公布2025年高校的经费预算情况。清华大学以395.17亿元的预算经费在全国排名第一。但是也有部分985高校的经费非常低,和自身地位严重不匹配。
根据国家以及各地方政府公布的高等院校经费预算来看,有两所985高校的经费预算,在985高校是以断层的方式垫底,令人感到非常意外。
第一所是南开大学,2025年的经费预算只有66.78亿元,全国排名46。2025年985高校经费预算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仅有两所985高校的经费预算在70亿元以内。
即使是兰州大学这种偏远地区的985高校,2025年的经费预算都已经达到78.37亿元,都比南开大学多将近12亿元。南开大学还是以位于沿海发达地区。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南开大学整体办学经费确实让人感到意外。同城的天津大学,2025年的经费预算都达到106.23亿元,比南开大学多40亿元。
南开大学是以文科和理科为主的高校,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数学、应用经济学、化学、工商管理等4个学科都是获得A+。还有物理学、统计学、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获得A。
因此,南开大学诸多学科都是属于全国顶尖,人才培养质量非常高,而且科研方面也较为突出,每年都能获得大量高分学生青睐,生源质量质量能位居全国前15名。
相比于同种类型的兄弟高校,比如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都在100亿元以上,南开整体经费偏少的问题,确实也应该进行反思。
首先是南开大学的工科和医学都比较薄弱,这两类学科能极大地增加科研经费,特别是大量高校都有附属医院,这是一个极大的创收项目。在这方面南开大是非常吃亏。
其次是天津整体经济处于缓慢发展阶段,财政支持极为有限。天津前面这些年的经济严重缩水,财政增长乏力,对于高校的支持有限,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最后则是南开大学在自我创收方面有限。很多高校都合作创办有企业,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收入。但南开在这方面明显是不足,包括社会捐赠方面也是落后于南方高校。
第二所中国海洋大学,2025年经费预算仅有61.56亿元,跌出全国50强。这是目前为止985高校里面垫底的存在在,2025年的增幅也是非常小。
同样都是山东省的985高校,山东大学的经费预算竟然已经达到161.96亿元,已经是中国海洋大学的两倍之多。这种非均衡的模式,也是让人感到意外。
中国海洋大学是综合性高校,但理科和工科专业还是占据非常高的比例。这样的经费水平对于学校发展确实会造成较大的制约,也难怪学校经常被称为末流985。
2025年软科发布的高校排行榜,中国海洋大学在全国仅排名56,被大量的傲娇药高校超越。造成这样的结果,与自身办学经费不足有很大关系。
山东大学有齐鲁医学院支持,还有庞大的附属医院,所以整体经费预算非常可观。中国海洋大学目前都是自建医学院,还需要大量投钱,没有形成稳定的收入。
中国海洋大学虽然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但是是属于正厅级别,在国家层面获得的经费补贴也会更有限。和其他副部级985高校相比会有明显的差距。
此外,中国海洋大学的整体学科偏冷门,能承接的科研项目有限,而且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比如学校的优势都是水产、海洋科学、环境科学工程、生物学等。
南开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的经费增长率,在985高校里面一直都是处于垫底水平。想要在短时间里面改变这种局面也很难。
所以这两所985高校这些年在第三方机构的排行榜里面都有所退步。2025年软科版排行榜,南开全国排名24,这个排名已经创下历史新低。
想要改变目前的这种困境,两所高校目前都需要努力发展新工科,争取更多国家科研项目,并实现产教结合,还有可能找到新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