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馨被骂整容,遭同学蹭流量后孤立,逼得13岁孩子写声明自证清白

畅想忆翠 2025-03-04 05:35:28

咱们常说"唾沫星子能淹死人",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甜馨事件就是这样。

可能有人还不知道甜馨是谁——她就是当年《爸爸回来了》里那个扎着小辫子、金句频出的萌娃。最近这个13岁的小姑娘因为一条长文冲上热搜,让无数网友跟着揪心。

从国民闺女到舆论靶子

甜馨本名贾云馨,2012年出生在明星家庭。她2岁跟着爸爸贾乃亮上综艺时,一句“我们白着呢”让全国观众笑出眼泪。

那时候大家喜欢她,就像喜欢邻居家机灵的小妹妹。可后来父母离婚、妈妈李小璐带着她生活,事情就慢慢变味了。

李小璐对女儿确实上心:送她读一年学费30万的国际学校,陪上网课、搞竞赛,朋友圈里都是母女的温馨日常。

但自从甜馨开始自己发社交动态,有些网友的画风就歪了——有人盯着她长开后的五官说“整容了吧”,有人拿她妈妈的旧事玩梗,还有人阴阳怪气:“果然明星家的孩子就是会投胎”。

一条长文揭开伤疤

今年3月2日,甜馨突然发长文正面刚那些恶评。小姑娘逻辑清晰得让人心疼,她回应到:“我是黄种人,晒黑了会白回来很奇怪吗?”“法律规定18岁才能整容,我现在才13!”

更扎心的是她自曝在学校被同学蹭流量:“有人假装和我做朋友,拍完合照发朋友圈就把我踢出群聊”。

这条长文瞬间炸锅。有人心疼到不行:“她还是个孩子啊,凭什么要承受这些?”也有人愤怒开骂:“拿父母旧事攻击孩子,你们良心被狗吃了?”还有网友开始反思:“我们是不是对星二代太苛刻了?”

键盘背后的众生相

仔细看看评论区,你会发现三种典型心态:

吃瓜群众:“我就随便说说,这么较真干嘛?”道德卫士:“她妈当年那样,女儿能好到哪去?”理性派:“放过孩子吧,成长需要空间”

心理学家分析,前两类人往往把网络当成情绪垃圾桶,觉得隔着屏幕不用负责任。但别忘了,你随手打的字,可能是别人心口扎的刀。

成长的代价谁该买单?

甜馨的遭遇暴露了三个深层问题:

网络暴力未成年:我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要保护未成年人隐私,但现实中连孩子晒个自拍都可能被扒得底朝天校园社交功利化:同学蹭流量、搞孤立,反映出部分青少年把人际关系当工具家庭教育的双刃剑:李小璐给足了物质条件,但再好的学校也防不住网络恶意

值得庆幸的是,甜馨能勇敢反击,说明家庭教育给了她底气。就像网友说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未必不幸福,关键看父母怎么引导”。

最后说句实在话:甜馨是明星孩子,所以她的遭遇被放大。但普通孩子遭遇网络暴力时,可能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

营造清朗网络环境,真不是喊喊口号就行,需要咱们每个人都把自己当“网络家长”——少点恶意揣测,多点善意包容。毕竟谁家没有孩子呢?

0 阅读:7

畅想忆翠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