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轨道交通系统中,有两种特殊的轨道设计——套轨和护轨,它们虽不常为大众所熟知,却在默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套轨,又称“骑马线”,是在同一线路上铺设不同轨距的轨道。这种特殊的轨道形式允许不同轨距的列车在同一条线路上运行,极大地提高了铁路运输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在中国,最著名的套轨应用实例便是位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的套轨铁路。这条铁路是全国唯一一条套轨铁路,它将1435毫米的中国标准轨与1520毫米的俄罗斯宽轨“套”在一起,共用一套轨枕及路基,实现了中俄两国列车在同一线路上的畅通无阻。
应用场景
边境贸易与国际合作:在与不同轨距国家接壤的地区,套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中国为例,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边境地区,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和人员往来,大量采用了套轨设计。无需进行繁琐的换装作业,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特殊工业运输:在一些特殊的工业领域,套轨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某些大型工矿企业可能需要同时运输不同规格的货物,或者使用不同轨距的运输设备。套轨的存在使得这些企业可以在同一条线路上满足多种运输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
护轨,护轨是位于主轨道内侧或外侧的一种辅助轨道,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脱轨。当列车发生意外情况时,护轨可以引导车轮回到正确的轨道上,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
护轨的种类繁多,根据铺设地点和作用不同,可以分为道岔护轨、桥梁护轨、曲线防磨护轨、曲线防脱护轨和道口护轨等。
应用范围
铁路桥梁:在铁路桥梁上,护轨的设置尤为重要。由于桥梁的结构特点,列车在桥上行驶时更容易受到风力、震动等因素的影响,脱轨的风险相对较高。因此,在铁路桥梁上通常会设置护轨,以保障列车的安全通过。
弯道区域:在铁路弯道处,列车的离心力会使车轮对轨道产生较大的侧向压力,容易导致脱轨事故的发生。护轨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限制车轮的侧向位移,确保列车在弯道上安全行驶。
特殊地段:在一些特殊的地段,如铁路与公路交叉处、铁路隧道入口等,也会设置护轨,以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套轨和护轨在轨道交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套轨提高了铁路运输的灵活性和通用性,促进了区域合作和经济发展;护轨则保障了列车的安全运行,提高了铁路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套轨和护轨的设计和应用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人们的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