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医院率先开展智能导航骨搬运术

齐鲁晚报 2025-04-25 17:11:30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东营市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集团东营医院)创伤中心上演。近日,一名51岁女性因渣土车碾压导致左小腿严重毁损:40厘米开放性创口、胫骨10厘米骨缺损、血管神经断裂、肢体濒临坏死……面对如此复杂的创伤,创伤中心迅速启动绿色通道,集结多学科团队,争分夺秒实施抢救。术中精准清创、血管神经修复、外固定支架重建,成功将患者从截肢边缘拉回。这场生死营救,不仅是对医院应急响应能力的考验,更是多学科协作与高效管理的实力彰显。

保肢仅是第一步,长达10厘米的胫骨缺损如何重建?

传统骨搬运技术面临截骨偏差大、置钉风险高等难题。为此,医院率先使用与解放军总医院合作引进的智能骨科导航系统,针对患者骨质疏松、腓骨细小等挑战,导航系统实时三维成像,毫米级定位截骨线,智能避让神经血管,将手术精准度提升至新高度。术后骨搬运轨迹可控,康复周期显著缩短,为复杂骨缺损患者开辟了“精准化、微创化”治疗新路径。

从“保命”到“保肢”,从“传统经验”到“智能导航”,从个体化诊疗到区域医疗协同发展,东营市人民医院始终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每一次突破都印证着“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公益情怀,用实际行动诠释“生命至上”的医者担当。未来,医院将继续探索医疗技术前沿,为守护人民健康书写更多“绝处逢生”的奇迹。(大众新闻记者 巩奕含)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