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坛名宿梁戈亮:让癌症寡母活到81岁,遭遇车祸后与妻子回国定居

胜晨聊历史故事 2025-03-11 09:12:39

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一直备受关注,而乒乓球运动员,尤其是参加世界大赛并取得名次,拿到冠军的,更是关注的焦点。

岁数长一些的观众应该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位超新星,他的名字叫做梁戈亮,他拥有多变的技法和出色的身体天赋,但却在一次团体赛中丢掉三分,有功有过的乒乓球生涯贯穿始终。

他的生活经历同样也是充满的坎坷,身患癌症的母亲需要他去照顾,自己在身在国外,却遭遇车祸,如此的人生,却还是坚持的本性,努力工作。运动生涯和生活轨迹具体有怎样的波折,据悉又返回国内的生活,又有哪些变数?

出世

乒乓球运动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风靡全国,在一些运动员的故乡,更是有着先天的优势,尤其是在广西的玉林,曾孕育了乒乓球国手曾传强。

运动员回乡造福也成为了运动员的必备功课之一,所以曾传强,增传强在1964年回到了玉林,并参加了一场家乡的运动会,当时与他进行配合的有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二人似乎心有灵犀,第一次合作竟然就获得了该区域的第二名。

而这个身有英姿,身法灵敏的小伙子,就是今后一举成名的梁戈亮。很快,梁戈亮就被选入了广西青年队,开始了正式的训练,训练仅一年,他便被国家青年队选中,远赴北京。

去往北京闯荡,他此时心中又犯了嘀咕,因为家中还有一个身患残疾的母亲,他的母亲耳朵失聪,而且不久前刚查出有直肠癌,医生告诉他,他母亲只有五年的寿命。

梁戈亮的家庭本就人丁单薄,他原本有个哥哥,也在10岁那年去世,只有他和母亲一直相依为命,母亲靠着当裁缝的收入养育了儿子,他一旦离开了家,母亲由谁来照顾呢?

残疾人像脱口秀中的一样,虽然“要强”,但生活还是有很多不便,更何况是已经知道自己身患癌症的母亲,所以她决定在儿子去往北京之时探望一下,也算是做最后道别。

当时的国家队,上到领导,下到队员都给予了梁戈亮极大的帮助,腾出房间,让母子同住,队友抽空照顾梁戈亮的母亲,并且四处寻找抗癌的偏方。

似乎真诚真的能战胜癌症,他母亲的病情开始好转,原本只能生存五年的光景,却往后推移了41年,老人家竟然活到了81岁,不得不说是个奇迹。当然,母亲的战胜疾病之时,梁戈亮也成为了国家的主力。

改变

在梁戈亮入选国家队的时期,同样也伴随着乒乓球技术快速发展,各国家的乒乓球运动员开始对弧圈球的开发到了极致。

当然,乒乓球这项运动的技术和打法也不单单是弧圈这一项,各项技术随即井喷,似乎到了战国时期,呈现出野蛮混乱的态势,各种奇怪的打法和动作层出不穷,即便是专业的运动员更换技术打法都很常见。

而此时的梁戈亮凭藉着自己特有的削球打法和远台弧圈,再结合自己本就不错的发球抢攻能力,形成了近台发抢、退台稳拉的全面型弧圈打法,使得他成为了1971年,第31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冠军的重要拼图,一下子成为了民族的英雄。

这一时期是梁戈亮最开心的,他们受到了毛主席的会见、周总理请吃饭,这是莫大的荣耀。

但乒乓球是需要发展的,尤其是打法技术方面,各何况梁戈亮中途还遇到了一些复杂的事情,总之,一系列的原因,导致梁戈亮改变了打法,他把自己的打法锁定在了名古屋世乒赛夺取男子单打冠军,被认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瑞典金童本格森身上。

他直接将原有的削球改成了快攻结合弧圈的打法,虽然技术方面,梁戈亮以他的天赋完全可以模仿,甚至有所发展,但是比赛是需要节奏的,尤其是乒乓球这项运动,说改变就改变也是需要时间的,让一个格斗游戏的玩家突然玩起了恋爱养成型游戏,肯定会有一些不适应。

更何况在70年代初,国乒的后备人才极度匮乏,属于绝对的困难时期,有很多老将已经年过30却依然征战沙场,也没有时间留给梁戈亮去完善自己的进攻技术。在1973年,一年的时间并不能够把横拍打法整明白,也不得不让梁戈亮仓促出征,硬着头皮参加了第32届世乒赛。

虽然快攻弧圈的技术,对于当时来说是很先进的,但想要击败老牌的欧洲弧圈选手,光靠着一腔热血和先进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导致此次男团比赛当中,梁戈亮痛失三分,使得我国丢掉了金牌,输给了瑞典板凳队员,也就是饮水机守护者,被称之为最不该输的一场比赛。

当时铺天盖地的谩骂,几乎淹没了梁戈亮,但是还真的不能怪他。

时代

之后梁戈亮又改回了自己熟悉的技法,并且很快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终还是保持住了男团主力的席位。

只是那场惨败对于中国横拍打法的影响过于深远,难以估量,当时中国认为弧圈打法的探索是失败的,所以将这项技术直接给中断掉了,即便当时有很多弧圈的优势选手涌现,但都被国乒教练组给忽略掉了,无法进入国家队。

但这并不是谁的错,因为已经有前车之鉴了,不可能再次进行冒险的尝试,从此之后,我国的横拍弧圈的打法沉寂了10年,那也就是后话了。

虽然横拍弧圈的技术当时没有进行进一步发展,但是梁戈亮还是凭藉自己自己原有的技术,继续征战沙场,在1975年、1977年、1979年世乒赛获得了男团、男双、混双的冠军,也开启了梁戈亮乒乓球时代。

车祸

此后1980年,梁戈亮退役了,改革开放的大潮影响了他,他决定出去走走,所以选择了德国人。

曾经有人问过他,为什么要去德国,他说选择德国是因为周总理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年轻时留学也都选择了德国,虽然他曾经的意大利、朝鲜担任过国家队的教练,但最终挑来挑去,还是选择了德国。

换了地方居住,但始终并没有更改国籍,还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在德国生活。梁戈亮在德国过上富裕的生活,可是拥有豪宅、名车的两可梁戈亮再一次遇到了生命中的转折点。

1997年复活节的前,一辆汽车将梁戈亮撞飞,使得他腿骨折,颅骨受损,上下两排牙齿都不能正常咬合,时年47岁的梁戈亮死里逃生,这时也感觉到了这里并不属于自己。

在同一时刻,中国乒乓球协会给他发去了一份邀请,邀请他去美国参加中美乒乓球外交25周年的纪念活动,当时梁戈亮想都没想就直接去参加了比赛,并且取得了比赛的胜利,所以美国队的乒乓球绝对没有《阿甘正传》中描写的那么强。

此后梁戈亮关闭了他在慕尼黑开的体育用品商店,做出了人生的抉择,回到了祖国。在2003年的时候,梁戈亮成为了北大医学部的教授,虽然这个职位主要工作内容是教授乒乓球知识。

但值得欣慰的是,领导、学生们都对乒乓球有超强的热爱,他的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群热爱乒乓球的人,大家都以这种运动进行健身,梁戈亮也算是为全民健身出了一分力,他十分的高兴,更何况他满足了自己母亲的夙愿,因为他母亲一直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大夫。

结语

目前的梁戈亮和妻子住北京,他与妻子过着神仙般的生活,现在二人在庭院中种菜,生活惬意。

乒乓球这项运动贯穿了梁戈亮人生的始终,他用自己全部的力量为中国乒乓事业做着贡献,即便是人到晚年也继续发光发热,他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作者:天下行

参考资料:

走出国门 德黑兰小试锋芒;体育与运动传播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鲁威人、曹银生、宋立欣

在名古屋;新中国口述史:1949~197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曲青山、高永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