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靠进口!掀开国产电动车的遮羞布,一旦断供只剩一家华为智驾

胜晨聊历史故事 2025-04-20 09:41:39

遥想在2024年二月份,比亚迪的百万级纯电超跑——仰望U9开售,而之后的短短三个月内,华为的问界M9、极氪的007、小米的SU7、小鹏的MPV|X9、吉利银河E8、东风纳米01等纯轿车相继问世。

这映衬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辉煌,同时也宣告着中国电车行业已经超越特斯拉,锁定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但与此同时,人们似乎都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纯电智能轿车中的核心——芯片的问题。

要知道曾经在工信部电子五所元器件与材料研究院副院长罗道军曾说过,车规级芯片目前自给占比率不到10%,属于结构性短缺,目前我国唯一能与国外抗衡的也只有华为这一家企业,反过来,也就是说我国的车规芯片90%都要靠进口。

虽然不是很喜欢“遮羞布”一词,可就我国的纯电汽车来说,芯片一直都是一个大问题。目前我国是要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面对着美国日益严重的关税以及卡脖子,要如何走出自主创新的道路?

阻力

纯电“赛车道”上基本能竞争的国家似乎心里面都有自己的一套小九九,面对着中国的电车事业蒸蒸日上,欧盟受到了德国和意大利的压力,决定先放内燃机一马,将所谓提出的碳中和计划往后推迟,这也使得一些老牌汽车强国松了口气。

并且在2023年下半年,欧盟展开了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而美国他们的三巨头——通用、福特、斯泰兰蒂斯又有组织工人罢工,同时也通过了对中国电动电池产业链的隐藏条款的方案,将中国部分车企视为“外国敏感实体”不再享受退税补贴。

就连续四年蝉联全球第一大车企的日本丰田汽车,因为此前并不看好电动车而导致的社长被更换,而上的社长在2024年又公开表示说,丰田要向没有电的地方提供汽车,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胡说八道?

当然这也只是外部的阻力,而内部的阻力则是一些隐性的东西,那就是芯片产业。

半导体

芯片作为集成电路的俗称,其实就是一种半导体,之所以叫它半导体,是因为它本身不导电,但在一定情况下,它又可以导电,也就是说它可以在绝缘体和导体之间来回切换。就是这么一个小东西占据了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在风口浪尖的纯电智能汽车。

而在半岛里材料中就有一种名为碳化硅的东西,它有着无可比拟的电气性能,不过,在过去40年中,由于技术及成本的等等因素,它基本上都坐在冷板凳上。

拜美国的马斯克所赐,他在2018年的时候,首次在其高续航版Model3的主驱逆变器中采用了碳化硅芯片,快速打破了快充的天花板,让其他的车厂不得不迅速跟随,其产业需求,也随之被拉到顶峰。

要知道,只要汽车采用上了碳化硅芯片之后,最高可以在30分钟之内充电80%,但传统的硅器在高压下很容易被击穿、短路并且损耗大。

而碳化硅制成的功率器件却能承受650至3300伏的电压冲击,也就是说它充电充得非常快,而且还不会受损外,加上采用了碳化硅元器件之后,总体效能甚至可以提高到10%,同等于电池容量也加大了,续航能力也提高到了10%。

进口

好东西,当然大家都抢着用,所以我国的车企也都在车辆中采用了碳化硅芯片。目前,我国的纯电轿车有很多种,但大部分芯片的确采用的是高通或是英伟达的。

就比如定位瞄准特斯拉Model|3的极氪007轿车就搭载了8295芯片,这属于高通的,北京小米轿车SU7,其采用英伟达Orin-X智驾芯片。所以,人们普遍预计碳化硅芯片市场在2026年将增长到53.3亿美元。

但就在碳化硅这个当红炸子鸡如此抢手的时候,美国的商务部长雷蒙多却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国情咨文节目中称,美国将继续向中国出售芯片,但永远不会向中国出售我们最顶尖的人工智能芯片。

这是什么?意味着美国想出售就出售,不想出售就不出售,完全的任性。当前国际市场多变,人心难测,外加美国选上一个疯子总统——特朗普,一切都是未知的,现在也只能靠进口,但是绝不能放弃自力更生这一条路。

华为

但在众多国外芯片中,还有一家咱们国内的企业,那就是华为,其也在国产电车芯片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华为自行研发的昇腾系列AI芯片,被用于车载计算平台(如MDC系列),为自动驾驶提供算力支持,麒麟9610a芯片是华为专门为智能驾驶设计的车规级芯片,已应用于鸿蒙智行系列车型,支持高阶自动驾驶功能。

并且华为已经与多家车企合作,类似于赛力斯的问界系列、北极狐的阿尔法以及比亚迪,尤其是与比亚迪的合作,采用麒麟710A芯片开发数字座舱平台,未来或扩展至更多车型。同时,华为还与多家供应商进行合作,推动了国产供应链的整合。

有一说一,目前高端的芯片依然依赖台积电做代工,但华为也在加强与中兴国际等国内厂商的合作,争取逐步实现车规级芯片的国产化替代。

结语

目前来看,中国的超大芯片市场地位短期内是不会改变的,但碳化硅生产技术本身的挑战依然存在,短期内除了做大晶圆尺寸外并无法可解。

从规模、工业市值和盈利能力角度来看,中国半导体的确存在明显不足,但国内有完备的碳化硅产业生态,也决定了我们的碳化硅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并不算大。

让人看到曙光的是,不仅是华为,还有其他的一些厂商,也在为芯片做着努力,蔚来新旗舰轿车ET9,采用算力相当于4颗Orin-X芯片的自研智驾芯片“神玑NX9031”,这可是中国芯。

总之,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给了国内厂商技术升级迭代的好机会,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上,我国内厂商有望实现一定的突破,尤其是芯片方面的,大家要有信心。

作者:天下行

参考资料:

碳化硅的崛起和塌房;商界(2023年第5期);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商界》杂志社

问界上攻,车市卷出天际;南风窗(2024年第5期);南风窗;南风窗杂志社

1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