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从湖北省电力公司2025年第一次安委会会议上传来喜讯——国网荆州供电公司湖北荆力工程总承包有限责任公司信通工区伏虎、变电工区夏常谦两名外聘员工,分别荣获湖北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优秀工作负责人”荣誉称号。外聘员工荣获省公司级别的殊荣,这在该公司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伏虎与夏常谦,一位是扎根通信领域30年的“老将”,一位是继电保护专业的“新生代骨干”。他们虽岗位不同、年龄悬殊,却以同样的执着与担当,在电网工程建设一线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成为守护万家灯火的“无名英雄”。
伏虎:通信战线的“安全卫士”,与时间赛跑的“铁人”
今年56岁的伏虎,是信通工区通信工作负责人。黝黑的面庞、粗糙的双手,记录着他常年奔波于工地一线的风霜;沉稳的语调、笃定的眼神,透露出他对通信安全的极致追求。从普通通信工到技术骨干,再到团队带头人,他用近30年的坚守,诠释了一名电网人的责任与使命。

为从源头拧紧安全阀,他首先从“两票”培训入手。2024年初,伏虎牵头开展的“两票”专题培训在工区引发热烈反响。作为通信施工的“安全密码”,“两票”(工作票、操作票)的规范填写与执行直接关系着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然而,部分班组因对流程不熟悉,常出现填写错误、执行疏漏等问题。
伏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结合多年经验,将枯燥的规章制度转化为生动的案例教学。“一张错票可能导致整条线路瘫痪,甚至威胁人身安全!”培训中,他手持一份问题票证,逐条分析隐患,并模拟现场场景演示标准化操作。为强化记忆,他还编制了《通信专业标准化现场规范流程作业指导卡》,将关键步骤制成便携手册,发放至每位班组成员手中。

“老伏的培训就像‘及时雨’,以前总觉得流程繁琐,现在才明白每一步都是保命符!”一名年轻员工感慨道。经过三个月强化,工区“两票”合格率提升至99%,错票率为零,为全年“零事故”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2024年夏天,荆州遭遇强降雨,多个变电站通信光缆因暴雨冲击受损。一天凌晨,白鹭变电站在暴雨中突发通信中断,调度信号全部丢失。伏虎接到抢修任务后,带领团队冒雨驱车50公里奔赴现场。

泥泞的电缆沟积水没过膝盖,光缆接头盒被淤泥掩埋。伏虎二话不说跳入沟中,徒手清理障碍物。雨水模糊了视线,他索性摘掉雨衣帽,打着手电一寸寸排查故障点。“找到断裂点了!”三小时后,他嘶哑的喊声划破雨幕。团队立即展开熔接作业,最终在清晨6点恢复通信。
这样的“硬仗”,对伏虎来说简直是司空见惯的“家常饭”,仅去年一年就打了6场。2024年,他参与完成18个通信项目,包括5个基建工程、9个迁改工程及多次应急抢修。无论是荆州文旅变OPGW光缆的精密熔接,还是老旧机房设备的升级改造,他总是冲锋在前。“通信线路是电网的‘神经’,一刻也耽误不得!”他说。
夏常谦:继电保护的“匠心先锋”,一丝不苟保安全的“守护人”
与伏虎的“老资历”不同,30多岁的夏常谦是变电工区的新生力量。2021年,这位曾在深圳打拼的“80后”选择回到家乡荆州,投身电网建设。短短三年,他从一名普通继保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工作负责人,用行动证明:青春,可以在平凡中绽放光芒。

继电保护被誉为变电站的“大脑”,其调试精度直接影响电网安全。2024年3月,仙桃仙西220千伏变电站进入保护装置调试阶段。面对复杂的二次回路,夏常谦连续一周“泡”在设备室,对照图纸逐一核对接线,以“毫米级”精度,守护主变的“最后防线”。
“这条线缆的屏蔽层接地不牢,可能引发误动作!”他发现一处隐蔽缺陷后,立即要求停工整改。施工队起初不以为然:“误差不到1毫米,不影响送电。”夏常谦态度坚决:“继保无小事,1毫米的误差就是1万伏的风险!”他带着班组重新敷设电缆,直至深夜完成全部测试。
这种“较真”精神,贯穿他参与建设的每个项目。在荆州观音寺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中,他为确保保护定值准确,连续48小时监控数据波动;在松滋飞凤山变电站增容改造中,他创新采用“双人互检法”,将调试差错率降至0.1%以下。同事们笑称:“只要有夏经理在现场,设备想‘犯错’都难!”

无论是专业工作上的高标准、严要求,还是项目部日常的安全管理、动员班组成员参与安全培训及安全自查等工作,他都兢兢业业地积极完成。
作为班组安全员,夏常谦深知:安全意识不仅要挂在墙上,更要刻进心里。为此,他利用工余时间开设“移动课堂”,将枯燥的安全规程改编成情景剧、顺口溜。把安全种进大伙的心里。
“登高作业三件宝,安全带、脚扣、安全帽!”在监利东风变电站施工现场,他举着喇叭示范安全装备穿戴,逗得工友们哈哈大笑。“笑归笑,保命的知识得记牢!”他严肃补充。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受欢迎,班组“三违”现象同比大幅减少。
对待专业,他一丝不苟,对待家人,他满怀责任,他常年扎根一线深耕,成了继电保护“行家”,从入职公司工作以来,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扎根工地一线,以脚踏实地的“用心”,心无旁骛的“专心”,追求卓越的“匠心”,一步一个脚印,书写了一名基层员工平凡而精彩的人生,以踏踏实实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电网建设者的责任与担当。
既懂安全也懂管理的安全文化“传承者”
伏虎与夏常谦,一个像沉稳的山,一个似奔腾的河,却在安全生产的战场上形成奇妙共振。在该公司,两人对待安全工作,都是出了名的兢兢业业。
“早在入职之时,师傅第一天就跟我谆谆告诫,安全不是‘管’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夏常谦说。
而在伏虎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本泛黄的《通信安全规程》,扉页上写着:“安全是1,其他是0”;夏常谦的工具箱里,珍藏着一枚锈迹斑斑的螺丝钉,那是他入职时师傅送的礼物——“要像螺丝钉一样,扎根一线,永不松动”。

伏虎、夏常谦,他们是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安全守护者!他们扎根一线,牢牢抓住电网工程建设一线工作负责人这个安全生产的关键,思想上时刻绷紧安全之弦,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做电网安全建设的“明白人”,筑牢安全“生命线”。
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守护着电网的脉搏;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用精益求精的匠心,编织起安全的巨网。他们是万千电网建设者的缩影,更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生动注脚。
征程未有穷期。如今,伏虎依然奔波在各个通信工地,夏常谦正为新的变电站项目建设忙碌。他们的故事,仍在荆楚大地各个电网工程施工现场上续写着……(文、图 / 裘苗根)